• [  chì tí  ]
  • ㄔˋ ㄊ一ˊ
  • FO XJG

赤缇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浅红色。

引证解释

⒈  浅红色。

《周礼·地官·草人》:“掌土化之灋,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凡粪种:騂刚用牛,赤緹用羊。”
郑玄 注:“赤緹,縓色也。”
孙诒让 正义:“《丧服记》 郑 注云:‘縓,浅絳也。’……緹即縓,为赤之浅者。”

赤缇(chi ti)同音词

  • 1、尺题[chǐ tí ]

    1.指信函。

  • 2、尺蹏[chǐ tí ]

    1.犹言片纸。蹏,即"蹄"(赫蹄),指小而薄的纸。 2.借指书札。

  • 3、赤体[chì tǐ ]

    1.光身,不穿衣服。

  • 4、斥题[chì tí ]

    1.榱题。今称出檐﹐椽之伸出于屋檐下者。语本《孟子.尽心下》:"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

  • 5、弛替[chí tì ]

    1.犹废弃。

赤缇词语接龙

  • 1、1.古代察候节气之室。该室门户紧闭,密布缇缦,故名。
  • 2、1.指明代锦衣卫指挥使。
  • 3、1.赤黄色厚缯与白色细绢。指华丽的衣着。
  • 4、1.橘红色的帐幕。
  • 5、1.犹什袭。谓用赤色缯把物品重重包裹起来。《后汉书.应劭传》"宋愚夫亦宝燕石"李贤注引《阙子》:"宋之愚人得燕石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之,主人父斋七日,端冕之衣,衅之以特牲,革匮十重,缇巾十袭。客见之,俯而掩口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不殊。'"后因谓郑重珍藏为"缇袭"。
  • 6、1.赤黄色和浅黄色的丝织物。古时常用以作书套或书衣,亦因以指书籍。
  • 7、1.指明代锦衣卫校尉。
  • 8、1.赤缯与文绣。指高贵丝织品。
  • 9、1.古代武士之服。 2.借指武士。
  • 10、1.人名,汉代孝女。汉文帝时,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刑,系长安狱。其少女缇萦随父至长安,上书请入身为官婢,以赎父罪。帝怜之,为除肉刑,意乃得免。见《史记.孝文本纪》﹑汉刘向《列女传.齐太仓女》。后代用为称颂孝女的典故。
  • 11、1.古代车轼前屏泥的红色油布。《汉书.循吏传.黄霸》:"居官赐车盖,特高一丈,别驾主簿车,缇油屏泥于轼前,以章有德。"后以"缇油"为殊遇之标志。
  • 12、1.古代一种管乐器。似笛而短小,赤黄色。亦可用作舞具。
  • 13、1.赤黄色的丝织品。
  • 14、1.红布书套。 2.借指书籍。
  • 15、1.赤黄色帛制的旗帜。古代仪仗所用。
  • 16、1.犹朱紫。形容宫室华丽。
  • 17、1.缇齐与盎齐。均酒名。泛指酒。
  • 18、1.犹缇骑。穿赤色军服执弓弩的骑士。
  • 19、1.赤黄色帛制的旗帜。古代仪仗所用。
  • 20、1.赤黄色的毛织品。指华贵的服饰。
  • 21、1.亦作"缇缦"。 2.橘红色的帷幕。
  • 22、1.见"缇幔"。
  • 23、1.橘红色的帷幕。
  • 24、1.酒名。

赤缇的相关查询

赤缇的意思解释、赤缇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