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ú miǎn  ]
  • ㄌ一ㄡˊ ㄇ一ㄢˇ
  • YTYK JQK

旒冕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即冕旒。

⒉  谓戴冕旒。

⒊  借称帝王。

引证解释

⒈  即冕旒。

清 黄遵宪 《西乡星歌》:“上有一人戴旒冕,是为日神之子天帝孙。”

⒉  谓戴冕旒。参见“冕旒”。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更生佛》:“吏引入殿下,王者旒冕坐其上。”

⒊  借称帝王。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北齐明堂乐歌》:“鬯齐云终,折旋告罄。穆穆旒冕,藴诚毕敬。”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隋太庙歌》:“饗礼具,利事成。佇旒冕,肃簪缨。”
宋 王禹偁 《拟留侯与四皓书》:“良 愿先生……俯降殿庭,辱对旒冕,定下之惑,决君之疑。”

国语辞典

⒈  古帝王戴的帽子。帽子前后垂有用丝绳串成的玉穗。旒冕比喻地位尊贵的人。

《隋书·卷一四·音乐志中》:「穆穆旒冕,蕴诚毕敬。」

旒冕(liu mian)同音词

  • 1、六冕[liù miǎn ]

    1.六种冕服。

  • 2、流沔[liú miǎn ]

    1.流连沉溺。

  • 3、流眄[liú miǎn ]

    1.流转目光观看。

  • 4、流湎[liú miǎn ]

    1.放纵无度。 2.沉溺于酒。

  • 5、柳绵[liǔ mián ]

    柳絮。也作柳棉。

  • 6、柳棉[liǔ mián ]

    1.见"柳绵"。

旒冕词语接龙

  • 1、1.冕顶之板。又名延。
  • 2、1.古代礼冠的系带。
  • 3、1.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凡吉礼皆戴冕,而服饰随事而异。据《周礼.春官.司服》载:"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群小祀则玄冕。"
  • 4、1.古代礼冠与印绶,皆大官所服佩者,因以指重臣。
  • 5、1.古代礼冠与礼服上绣的亚字形花纹。借指仕宦。
  • 6、1.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之礼帽。
  • 7、1.礼冠与手版,皆古代王公大官之服饰,因以指仕宦者。
  • 8、1.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顶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见《周礼.夏官.弁师》。 2.专指皇冠。借指皇帝﹑帝位。
  • 9、1.古代礼冠与官服的腰带。借指贵官重臣。
  • 10、面谀1.当面恭维。
  • 11、面谕1.当面训示。 2.古代的一种公文程式。
  • 12、面喻1.犹面谕。
  • 13、面誉1.当面称誉。
  • 14、面约1.当面约定。
  • 15、面晕1.脸上泛起红色。
  • 16、面粘1.浆糊。
  • 17、面粻1.用面做的祭品。
  • 18、面杖1.亦作"面杖"。 2.擀面杖。制作面食时用的木棍儿。
  • 19、面罩1.人脸面的保护罩(如潜水员用的)。2.防毒面具或其他呼吸器的置于面部的部分,带有眼罩及呼吸装置。
  • 20、面折当面指责:面折人过。
  • 21、面争1.当面劝谏或争论。
  • 22、面诤1.当面谏劝。
  • 23、面脂1.润面的油脂。
  • 24、面执1.当面争论。

旒冕的相关查询

旒冕的意思解释、旒冕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