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ǐ ěr  ]
  • ㄌ一ˇ ㄦˇ
  • SB BGH

李耳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虎的别称。

引证解释

⒈  虎的别称。

《太平御览》卷八九一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呼虎为李耳。俗説虎本 南郡 中庐 李氏公 所化为,呼‘李耳’因喜,呼‘班’便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虎》:“李耳当作狸儿,盖方言狸为李,儿为耳也。”

国语辞典

⒈  人名。生卒年不详。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无为之说,后世以为道家始祖。孔子尝往问礼,著有《道德经》五千余言。现今社会各行业中,如:铁匠、煤窑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铁匠等,皆祭拜老子为祖师爷。

⒉  老虎的别名。

汉·扬雄《方言·卷八》:「虎,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

英语翻译

Lao Zi

德语翻译

Lao Tseu

李耳(li er)同音词

  • 1、剺耳[lí ěr ]

    1.割耳流血。表示心诚。

  • 2、沥耳[lì ěr ]

    1.犹洗耳。

  • 3、丽尔[lì ěr ]

    1.靡丽。

  • 4、利饵[lì ěr ]

    1.犹诱饵。

  • 5、离贰[lí èr ]

    1.有异心。 2.谓各怀心志而离去。 3.犹离间。

  • 6、犂耳[lí ěr ]

    1.即犁镜。

  • 7、里儿[lǐ ér ]

    1.指乡里儿童。

  • 8、里耳[lǐ ěr ]

    1.俚俗人之耳。比喻平民低下的欣赏能力和趣味。

  • 9、俚耳[lǐ ěr ]

    1.俗人之耳。指没有欣赏音乐能力的人。

李耳词语接龙

  • 1、耳垢的俗称。
  • 2、1.谓以耳代目。
  • 3、1. 挂在耳上的饰物。
  • 4、1.犹耳闻。谓得之传闻的话。
  • 5、听着熟悉(跟‘耳生’相对):人我不认识,可名字听着怪~的。
  • 6、1.兽名。即鼯鼠。
  • 7、①〈书〉《论语 ·为政》:‘六十而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深刻理解其中的意思。后来用‘耳顺’指人六十岁:年逾~ㄧ~之年。 ②顺耳:这个唱腔我听着倒还~。
  • 8、1.谓耳闻即能成诵。
  • 9、1.《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耳孙者﹐玄孙之子也。言去其曾高益远﹐但耳闻之也。"又引李斐曰:"耳孙﹐曾孙也。"又引晋灼曰:"耳孙﹐玄孙之曾孙也。"颜师古注:"耳孙﹐诸说不同。据《平纪》及《诸侯王表》﹐说梁孝王玄孙之耳孙。耳音仍……据《尔雅》:'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从己而数﹐是为八叶﹐则与晋说相同。仍﹑耳声相近﹐盖一号也。"按﹐《类篇.耳部》:"昆孙之子为耳孙。"后多以"耳孙"泛指远代
  • 10、1. 一副由布带、松紧带或柔软的金属带连在一起用来防寒的遮耳物。
  • 11、1.谓恳切教导。
  • 12、1.掏耳垢的用具。常以竹﹑木﹑牛角或金属制成。有时也作为饰物﹐其末并可用来剔牙。
  • 13、听说:~不如目见ㄧ这事略有~,详细情况不很清楚。
  • 14、内耳的一部分,在内耳的最前部,形状像蜗牛壳,内部有淋巴和听神经,是听觉的感受器。(图见〖耳朵 〗)
  • 15、1.即耳挖。
  • 16、1.即耳房。
  • 17、受了告诫之后,没有记在心上,依然犯同样的毛病,叫做没有耳性(多指小孩子)。
  • 18、人体某一部分有病时,就会反应在耳郭的一定部位上,这些部位就是耳针治疗的刺激点,统称为耳穴。
  • 19、1.语出《文子.道德》:"故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后因指仅凭听闻所得为耳学。
  • 20、1.犹耳语。
  • 21、1.犹而已。
  • 22、1.戴在耳朵上御寒的用具。
  • 23、听力:瞧你这~,连我的声音也听不出来了。
  • 24、1.耳语。

李耳的相关查询

李耳的意思解释、李耳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