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ū jí  ]
  • ㄌ一ㄡ ㄐ一ˊ
  • IQYL QVN

溜急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湍急。

引证解释

⒈  湍急。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湖水溜急,总无生理。”

溜急(liu ji)同音词

  • 1、六极[liù jí ]

    1.谓六种极凶恶之事。 2.谓上下四方。 3.谓命﹑丑﹑福﹑赏﹑祸﹑罚。 4.中医学名词。即气极﹑血极﹑筋极﹑骨极﹑精极﹑髓极﹐均为虚劳重症。

  • 2、六疾[liù jí ]

    1.六种疾病:寒疾﹑热疾﹑末(四肢)疾﹑腹疾﹑惑疾﹑心疾。《左传.昭公元年》:"淫生六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后用以泛指各种疾病。

  • 3、六籍[liù jí ]

    1.即六经。 2.佛教著作《大般若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楞伽经》﹑《圆觉经》﹑《楞严经》﹐号称禅家六籍。

  • 4、六计[liù jì ]

    1.古代考察官吏的六项内容。 2.指六出奇计。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 5、六纪[liù jì ]

    1.指封建社会中的六种伦常关系。 2.传说自遂人氏至伏羲氏凡六纪。

  • 6、六际[liù jì ]

    1.犹六合。

  • 7、六峜[liù jì ]

    1.《管子.轻重戊》:"虙戏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旧注谓"峜"即计数之"计"﹐六计﹐犹《周髀算经》之类。清洪颐煊﹑庄述祖谓"峜"当作"佱"﹐乃古文"法"字。近人闻一多谓"佱"假借为"法"﹐六法﹐即《易通卦验》所云干﹑离﹑艮﹑兑﹑坎﹑坤。郭沫若以"六峜"古本作"大陆"﹐"峜"乃"坴"之讹﹐"大坴"﹐即乾坤六法。参阅郭沫若等《管子集校》。

  • 8、六骥[liù jì ]

    1.谓驾车的六骏马。 2.相传羲和为日御﹐驾六龙﹐故亦以"六骥"比喻日光﹑光阴。

  • 9、刘基[liú jī ]

    明初大臣。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曾任元朝官吏,后弃官隐居,著《郁离子》,揭露元末暴政。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至应天(今江苏南京)劝朱元璋脱离韩林儿独树一帜,并参预机要,筹划用兵。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1371年被胡惟庸诬陷而遭免职,忧愤而死。善文章,与宋濂齐名,有《诚意伯文集》。

  • 10、流极[liú jí ]

    1.流放。 2.去向。

溜急词语接龙

  • 1、1.急速的乐曲节奏。 2.指声调急促。 3.谓急速迁移。 4.指急速而过的时节。 5.指急变的时令。 6.犹匆促;急忙。
  • 2、1.利落;迅速。
  • 3、急于改革和进取:~派。
  • 4、1.急驰的日光。亦指急促的时光。
  • 5、紧急救治:~危重病人。
  • 6、1.速成;匆促而成。 2.见"急就篇"。
  • 7、急速;迅速而剧烈:气温~下降。
  • 8、急速。
  • 9、1.见"急浚"。
  • 10、1.峻急苛刻。
  • 11、1.突然到来的客人,不速之客。
  • 12、〈书〉热心地帮助别人摆脱患难:扶危~ㄧ急人之难。
  • 13、1.重视农业。
  • 14、1.骤然动气。
  • 15、1. 急速、急躁、猛烈地推动、急行或急送。如:能够急派三团国民警备队到战场去。
  • 16、马上需要应付或办理,不容许迟延:情况~ㄧ~的任务。
  • 17、1.快马。
  • 18、①迫切:需要~ㄧ~地盼望成功。 ②仓促:~间找不着适当的人。
  • 19、①急迫:前线需求弹药十分急切|怀着急切的心情。 ②仓卒;匆忙:急切奔跑。
  • 20、1.仓卒。
  • 21、1.急得不得了。
  • 22、1.犹坚劲。
  • 23、1.举觞快饮。
  • 24、1.古汉浯有二音急读而成一音的,叫做"急声"。亦叫做合声﹑合音。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之乎"为"诸"。现代方言中亦有急声,如北京话"不用"为"甭",苏州话"勿要"为"覅"。

溜急的相关查询

溜急的意思解释、溜急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