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ū lū  ]
  • ㄏㄨ ㄌㄨ
  • KTU KQGJ
  • 拟声词

呼噜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象声词。形容气流通过狭窄部位发出的摩擦声。

转眼就把面条呼噜呼噜吃完了。

wheezy;

⒉  也说“呼喑喑”

⒈  口:睡觉时因呼吸受阻发出的粗重呼吸声;鼾声。

他睡觉时已不打呼噜。

snor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呼嚕嚕”。象声词。

姚雪垠 《长夜》一:“老年人的咳嗽声……和﹝孩子们﹞喝稀饭的呼噜声互相应和。”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 朱暮堂 ﹞有意不理睬 汤富海,只顾呼噜呼噜抽着水烟袋。”
权宽浮 《牧场雪莲花》:“他赶的又快又稳……招来了阵阵凉风,呼噜噜光往人怀里钻。”

⒉  亦作“呼嚕嚕”。鼾声。

刘白羽 《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年轻人……劳碌一日,只要有个放脑袋的地方,就打起呼噜来了。”
《新华文摘》1980年第7期:“一只花猫困在老人家的膝盖上快活地打着呼噜。”

国语辞典

⒈  状声词:(1)​ 形容人在熟睡时发出的粗重呼吸声、鼾声。(2)​ 形容大口吞咽食物的声音。

呼噜(hu lu)同音词

  • 1、扈鲁[hù lǔ ]

    1.即葫芦。

  • 2、壶卢[hú lú ]

    1.亦作"壶芦"。即葫芦。 2.指茶壶或酒壶。 3.放鸽时缀于鸽尾的竹哨。

  • 3、壶芦[hú lú ]

    1.见"壶卢"。

  • 4、鹄鹭[hú lù ]

    1.鹄和鹭。均为体大羽白的水鸟。

  • 5、瓠芦[hù lú ]

    1.见"瓠"。

  • 6、呼卢[hū lú ]

    1.谓赌博。 2.糊弄,欺骗捉弄。

  • 7、葫芦[hú lu ]

    葫芦科。一年生草质藤本。茎生软黏毛,有卷须。叶心脏形。花白色。果实中间细,成熟后果皮变木质。原产印度,中国各地有栽培。果实可食用或药用,也可供玩赏或制盛器。种子可作制皂原料。

  • 8、虎路[hǔ lù ]

    1.即虎落。

  • 9、虎箓[hǔ lù ]

    1.有虎形纹饰的符箓﹐道士所佩。

  • 10、唿噜[hū lū ]

    1.象声词。 2.指鼾声。 3.犹忽然。

呼噜词语接龙

  • 1、说话繁琐不干脆:噜苏干什么|别噜苏了。
  • 2、1.言语絮叨。
  • 3、1.方言。言语絮叨。
  • 4、陆贾汉初大臣。楚国人。有辩才。曾出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拜为太中大夫。常向高祖推荐诗书,谏劝高祖唯有文武并用才是长治久安之术。并先后为高祖著文十二篇,总结秦亡汉兴教训,名为《新语》。吕后专权后,遂称病家居。后助陈平诛吕氏,拥立文帝。文帝时再使南越,说服赵佗去除僭越之仪,尊奉汉帝。
  • 5、路隅1.路边。
  • 6、路舆1.即路车。
  • 7、路遇1.途中相遇。
  • 8、路员1.特指在铁路部门工作的人员。
  • 9、路障1.路上设置的障碍物。
  • 10、路照1.准许通行的证件。
  • 11、路政1.有关道路的行政管理。指铁路和公路。
  • 12、路中1.道路中间。 2.复姓。
  • 13、路冢1.路旁掩埋无主尸骸的坟墓。
  • 14、路资1.路费。
  • 15、路子1.道路;路径。 2.指门路。 3.路数,风格。
  • 16、漉池1.使池水干涸。
  • 17、漉巾1.即漉酒巾。
  • 18、漉酒1.滤酒。
  • 19、漉酪1.谓将牛﹑羊等乳过滤炼制成食品。
  • 20、漉篱1.篱笆柴。
  • 21、漉漉1.象声词。 2.湿貌;流貌。 3.莹润貌。
  • 22、漉囊1.犹漉巾。指葛巾。
  • 23、漉汔1.使干涸竭尽。
  • 24、漉网1. 造纸时滤去纸浆里水分的网。

呼噜的相关查询

呼噜的意思解释、呼噜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