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è dí  ]
  • ㄐ一ㄝˋ ㄉ一ˊ
  • WJ QTO

介狄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言元凶。《诗·大雅·瞻卬》:“舍尔介狄,维予胥忌。”马瑞辰通释:“《说文》'狄之为言淫辟也。'《广雅·释言》'狄,辟也。'古或通以为淫辟之称。介狄谓大狄,犹云元恶也。”一说为披甲的北狄。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元凶。

《诗·大雅·瞻卬》:“舍尔介狄,维予胥忌。”
马瑞辰 通释:“《説文》‘狄之为言淫辟也。’《广雅·释言》‘狄,辟也。’古或通以为淫辟之称。介狄谓大狄,犹云元恶也。”
一说为披甲的北狄。 《诗·大雅·瞻卬》:“舍尔介狄,维予胥忌。”
郑玄 笺:“介,甲也。乃舍女被甲夷狄来侵犯中国者,反与我相怨。”
高亨 注:“此二句言:你放开武装的 狄国 不管,只是忌恨我。”

介狄(jie di)同音词

  • 1、阶地[jiē dì ]

    河流、湖泊、海洋等岸边呈阶梯状的地貌。

  • 2、接地[jiē dì ]

    ①为了保护人身或设备的安全,把电力电讯等装置的金属底盘或外壳接上地线。 ②接上地线,利用大地作电流回路。

  • 3、介弟[jiè dì ]

    1.对他人之弟的敬称,或对自己弟弟的爱称。

  • 4、揭底[jiē dǐ ]

    (~儿)揭露底细:他很怕人家揭他的底。

  • 5、揭地[jiē dì ]

    1.方言。翻地。

  • 6、揭帝[jiē dì ]

    1.亦作"揭谛"。 2.佛教语。护法神之一。

  • 7、揭谛[jiē dì ]

    1.见"揭帝"。

  • 8、介蒂[jiè dì ]

    1.梗塞的东西。比喻心里的嫌隙或不快。介,通"芥"。

  • 9、芥蒂[jiè dì ]

    〈书〉梗塞的东西。比喻心里的嫌隙或不快:经过调解,两人心中都不再有什么~了。

  • 10、芥蔕[jiè dì ]

    1.见"芥蒂"。

介狄词语接龙

  • 1、1.谓往来疾速而成。
  • 2、1.夷狄之道。指唯务诈力,不行礼义之道。
  • 3、1.古代翻译西方民族语言的人。《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孔颖达疏:"鞮,知也,谓通传夷狄之语,与中国相知。"南朝梁沈约《均圣论》:"周室受命,经典备存,象寄狄鞮,随方受职。"后泛指通译官,翻译人员。 2.古地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俳优﹑侏儒﹑狄鞮之倡。"裴骃集解引徐广曰:"韦昭云:狄鞮﹐地名﹐在河内﹐出善唱者。"一说西戎乐名。见《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郭璞注。
  • 4、1.跳跃貌。狄,通"趯"。
  • 5、1.奶酪。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始造之,故称。
  • 6、1.指征伐夷狄所获之俘虏。
  • 7、1.古代掌乐的下级官吏。
  • 8、1.传说中的山名。
  • 9、1.河流名。
  • 10、1.即狄鞮。
  • 11、1.古代传说中能造千日酒的人。
  • 12、1.古代称西域出产的香。
  • 13、1.即易牙。春秋时人。长于烹调,善逢迎,传说曾烹其子为羹献齐桓公以取宠。管仲死后,与竖刁﹑开方专权乱齐。
  • 14、1.硇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硇砂》。
  • 15、梁公1.指唐名臣狄仁杰。狄死后追封梁国公,故称。
  • 16、克推多1.英语dictator的译音。意为"独裁官"。古罗马共和国的非常任长官。当罗马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由元老院任命。任内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后泛指独裁者。 2.指独断专行。
  • 17、良突卢1.犹言滴溜溜。
  • 18、俄尼索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别号“巴克科斯”。相传他到处向人们传授酿酒的方法,以建立对自己的崇拜。古希腊人祭祀狄俄尼索斯的仪式为狂欢暴饮和疯狂舞蹈,一般认为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即起源于此。
  • 19、慸介1.见"慸葪"。
  • 20、慸芥1.见"慸葪"。
  • 21、踶踣1.跪倒。
  • 22、踶触1.踢撞。
  • 23、踶趹1.用蹄踢。后引申指用脚踢。
  • 24、踶蹶1.用蹄踢。

介狄的相关查询

介狄的意思解释、介狄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