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ǐ bǎo  ]
  • ㄅ一ˇ ㄅㄠˇ
  • TEB PGY

笔宝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墨宝。指笔墨精品。

引证解释

⒈  犹墨宝。指笔墨精品。

宋 赵朴 《成都古今记》:“西蜀 圣寿寺 僧 楚安,妙画山水,须一季以来方就一扇,收得其笔,谓之笔宝。”

笔宝(bi bao)同音词

  • 1、毕剥[bì bāo ]

    1.象声词。

  • 2、煏爆[bì bào ]

    1.象声词。

  • 3、蔽薄[bì báo ]

    1.敝陋菲薄。蔽,通"敝"。

  • 4、壁报[bì bào ]

    机关、团体、学校等办的报,把稿子张贴在墙壁上。也叫墙报。

  • 5、嬖褒[bì bāo ]

    1.指周幽王的宠妃褒姒。

  • 6、鄙抱[bǐ bào ]

    1.犹鄙怀。

  • 7、哔剥[bì bāo ]

    1.亦作"哔?"。 2.象声词。

  • 8、弊薄[bì báo ]

    1.破败。

  • 9、避暴[bì bào ]

    1.躲避风暴。

笔宝词语接龙

  • 1、1.珍爱。
  • 2、对小孩儿的爱称。
  • 3、①珍奇的东西。 ②(~儿)对小孩儿的爱称。 ③〈方〉疼爱;喜爱:老人可~这个孙子了。 ④无能或奇怪荒唐的人(含讽刺意):这个人真是个~!
  • 4、1.珍宝币帛。
  • 5、1.美玉。
  • 6、1.称僧人的钵盂的敬辞。
  • 7、1.珍宝丝帛。
  • 8、1.装载珍宝的船。古代多指从事海外贸易的船舶。
  • 9、1.古乐器中贵重的小钟。
  • 10、1.财宝。指玉帛之类。
  • 11、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发掘地下的~◇民间艺术的~真是无穷无尽。
  • 12、①储藏的珍宝财富,多指矿产:地下宝藏。 ②储藏财宝的库房:太宗尝发宝藏令诸女择取之。
  • 13、1.帝王用于上尊号或册立﹑册封的诏册。
  • 14、1.宝鼎神策。语本《史记.封禅书》:"黄帝得宝鼎神策。"后以"宝策"象征天命或社稷。
  • 15、1.首饰名。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 2.见"宝钗楼"。
  • 16、1.指珍珠等宝物。
  • 17、1.僧道祝祷时念诵的经文。忏,梵语的省译。
  • 18、1.元﹑明﹑清三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元世祖中统元年十月始行"中统宝钞",面值自十文至二贯文,共九等。至元二十四年发行"至元通行宝钞",自五文至二贯文,共十一等。明洪武八年发行"大明通行宝钞",自一百文至一贯,共六等﹐流行一百多年。清咸丰三年,亦曾发行"大清宝钞"。参阅《元史.食货志一》﹑《明史.食货志五》﹑《清史稿.食货志五》。
  • 19、1.佛教语。用七宝装饰的车,喻一乘之法,谓可以载众生到达彼岸。 2.泛指华贵的车。
  • 20、1.可器重信赖之臣。
  • 21、1.坚固的城郭。 2.珍宝丰富之城。 3.皇帝陵墓四周的墙垣。
  • 22、1.佛教语。即宝车。
  • 23、1.珍重保存。
  • 24、1.唐代皇帝赐予大臣的尺子。寓治事务求公平合理之意。

笔宝的相关查询

笔宝的意思解释、笔宝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