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í huò  ]
  • ㄕˊ ㄏㄨㄛˋ
  • JF AK

时或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有时;偶尔。

断瓦残垣中间时或露出焦黄的破布碎片。——《第二次考试》

sometimes; occasionally;

引证解释

⒈  有时。

汉 王充 《论衡·语增》:“﹝ 周公 ﹞时或待士卑恭,不骄白屋人,则言其往候白屋。”
《二刻拍案惊奇》卷七:“以后虽是时或有个信来,再不能勾见他一面了。”
鲁迅 《花边文学·考场三丑》:“但作证的却有别人的什么‘补正’在;而且补而又补,正而又正者,也时或有之。”

时或(shi huo)同音词

  • 1、诗祸[shī huò ]

    1.因作诗而遭到的灾祸。

  • 2、实火[shí huǒ ]

    1.中医名词。指邪火盛实的一种病理现象。临床表现为高热﹑狂躁﹑昏瞀﹑抽搐等。随病邪所在脏腑之不同,症状也各不相同。如肝火旺盛,表现为头痛目赤;胃火旺盛,可见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

  • 3、实祸[shí huò ]

    1.实际的祸害。

  • 4、豕祸[shǐ huò ]

    1.古代迷信,以为猪的怪异会给人带来灾祸,故名。

  • 5、石火[shí huǒ ]

    1.以石敲击,迸发出的火花。其闪现极为短暂。

  • 6、时货[shí huò ]

    1.指供日用的谷帛畜产等物。

  • 7、识货[shí huò ]

    1.能识别货物的好坏。 2.指能鉴别人。

  • 8、失火[shī huǒ ]

    1.发生火灾。 2.火熄灭。

  • 9、失惑[shī huò ]

    1.谓失去理智﹐精神错乱。

  • 10、食货[shí huò ]

    1.古代用以称国家财政经济。语出《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孙星衍疏:"《汉书.食货志》云:'《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 2.食和货。粮食等食物和钱财﹑货物。

时或词语接龙

  • 1、1.也许;可能。
  • 2、1.昏乱;惑乱。或,通"惑"。
  • 3、又称“或电路”。执行“或”运算的基本门电路。有几个输入端,只有一个输出端。只要输入中有一个为“1”电平时,输出就为“1”电平,只有当所有的输入全为“0”电平时,输出才为“0”电平。
  • 4、1.或者。常用于句首表示变换叙述内容。
  • 5、1.或将。 2.或者。
  • 6、有可能而不一定:~性。
  • 7、1.某人;有些人。
  • 8、1.某日,有一天。
  • 9、1.假使,倘或。
  • 10、1.有时。
  • 11、1.或许;也许是。 2.连词。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
  • 12、1.异体字的一种。如《说文.示部》:"祀,祀或从异。"禩,即"祀"的或体。又《士部》:"婿,壻或从女。"婿,即"壻"的或体。
  • 13、1.文体的一种。用问答体以说明论点。多用于书名。
  • 14、也许:他没来,~是病了。
  • 15、1.某一;某种。
  • 16、1.怀疑,疑惑。或,通"惑"。 2.有人怀疑。
  • 17、1. 有人说。这是设问。或,不定代词,不是连词里的“或”。
  • 18、或者 ②(大多叠用):天晴的日子,老人家~到城外散步,~到河边钓鱼。
  • 19、①或许:你快走,~还赶得上车。 ②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你们叫我杨同志~老杨都行,可别再叫我杨科长 ㄧ这本书~你先看,~我先看。
  • 20、1.某种。
  • 21、1.犹或者。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
  • 22、然率概率的旧称。
  • 23、1.犹多多少少。
  • 24、然性推理“必然性推理”的对称。从真前提只能或然地(并非必然地)推出真结论的推理。主要有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时或的相关查询

时或的意思解释、时或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