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ú huì  ]
  • ㄨˊ ㄏㄨㄟˋ
  • KGD WFC

吴会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秦汉会稽郡治在吴县,郡县连称为吴会。

⒉  东汉分会稽郡为吴会稽二郡,并称吴会。后亦泛称此两郡故地为吴会。

引证解释

⒈  秦 汉 会稽 郡治在 吴县,郡县连称为 吴会。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吴会》:“西汉 时 会稽 郡治本在 吴县,时俗以郡县连称,故云 吴会。”

⒉  东汉 分 会稽郡 为 吴 会稽 二郡,并称 吴 会。后亦泛称此两郡故地为 吴会。

《后汉书·蔡邕传》:“邕 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跡 吴 会。”
《三国志·吴志·孙贲传》:“时 策 已平 吴 会 二郡。”
宋 苏轼 《喜刘景文至》诗:“平生所乐在 吴 会,老死欲葬 杭 与 苏。”
《金史·完颜纲传》:“僭称位号,偷生 吴 会。”

⒊  唐 以后,俗亦称 平江府 (今 江苏 苏州 )为 吴会。

元 陆友仁 《吴中旧事》:“府署之南名 吴会坊。”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世多称 平江 为 吴会,意谓 吴 为东南一都会也。自 唐 以来如此,今郡中有 吴会亭,府治前有 吴会坊。”

吴会(wu hui)同音词

  • 1、雺晦[wù huì ]

    1.昏暗不明。

  • 2、乌喙[wū huì ]

    1.形容人之嘴尖。 2.因史载越王勾践乌喙,后世遂以乌喙指代勾践。 3.中药附子的别称。以其块茎形似得名。

  • 3、五晖[wǔ huī ]

    1.谓五彩的光辉。

  • 4、五麾[wǔ huī ]

    1.五方色之旗。即东方青旗,南方赤旗,中央黄旗,西方白旗,北方黑旗。

  • 5、五会[wǔ huì ]

    1.谓五次会盟。 2.古代医家术语。百会﹑胸会﹑听会﹑气会﹑臑会的合称。 3.一种大船名。

  • 6、吴回[wú huí ]

    1.传说中的人名。即祝融。一说祝融之弟,帝喾之火正,相传死后为火神。

  • 7、污毁[wū huǐ ]

    1.亦作"污毁"。 2.犹毁坏。

  • 8、污薉[wū huì ]

    1.同"污秽"。

  • 9、芜荟[wú huì ]

    1.荒芜。

  • 10、芜秽[wú huì ]

    ①田地因不整治而杂草丛生:田园芜秽。 ②杂乱:其事芜秽。

吴会词语接龙

  • 1、1.省城;都市。
  • 2、1.预先约定而相会。 2.指共同订立的规约。
  • 3、1.犹混合。
  • 4、1.参加葬礼;会合送葬。 2.合葬。
  • 5、①战争双方主力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进行的决战。 ②比喻集中有关力量,突击完成某项任务:石油大~。
  • 6、1. 某些群众团体或学术组织的章程。如:学会会章。
  • 7、1.见"会账"。
  • 8、(在饭馆、酒馆、茶馆、澡堂、理发馆等处)付账(多指一人给大家付账)。也说会钞。
  • 9、1.会衔写奏章。
  • 10、几个医生共同诊断疑难病症:他的病明天由内科医生~。
  • 11、1.指会谈纳贡的事情。 2.会长。
  • 12、1.适逢;恰巧碰上。
  • 13、①到会的人;参加开会的人。 ②旧时指参加某些会道门等组织的人。
  • 14、1.指会元和状元。
  • 15、指一段时间:说~话儿ㄧ喝了~茶ㄧ来了~了,该回去了。
  • 16、1.犹应当。
  • 17、1.亦作"会粹"。 2.汇集;聚集。
  • 18、1.关键。 2.会萃,集合。
  • 19、1.聚集。
  • 20、1.会同办理。 2.清末新设的官署或办事机构,常设会办﹑襄办﹑帮办等职,一般是总办的副职。
  • 21、代表某个集会的标志。
  • 22、1.饯别。
  • 23、1.大举调集军队。
  • 24、1.联名向上级报告。

吴会的相关查询

吴会的意思解释、吴会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