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ì xián yóu  ]
  • ㄅ一ˋ ㄒ一ㄢˊ 一ㄡˊ
  • NK JCM MB

避贤邮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唐代驿站名。即阳城驿。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驿站名。即 阳城驿。

唐 元稹 《阳城驿》诗:“我愿避公讳,名为 避贤邮。”
宋 王禹偁 《不见阳城驿》诗:“不见 阳城驛,空吟昔人诗,谁改 避贤邮,唱首 元微之。”
亦称“避贤驛”。 唐 白居易 《和<阳城驿>》:“改为 避贤驛,大署於门楣。”

避贤邮词语接龙

  • 1、1.邮政﹑电信的并称。
  • 2、1.谓判人罪过,处罚其身。邮,通"尤"。
  • 3、1.方言。即邮票。详"邮票"。
  • 4、1.即邮资。
  • 5、1.指邮件的外封包装。
  • 6、1.古称驿卒。
  • 7、1.发给往来人员,准许其在驿站食宿及使用其车马的凭证。
  • 8、通过邮寄购买商品的方式。顾客根据商店的订货单或广告,将所需购买商品的数量和款项用信函汇寄给商店,商店接到订函和汇款后,即将货物连同发票邮寄给顾客。这种方式可以节省顾客往返时间和费用,便于远距离顾客的购买。
  • 9、1.馆驿,传舍。
  • 10、1.见"邮堠"。
  • 11、1.亦作"邮候"。 2.传舍,馆驿。
  • 12、1.方言。即邮票。
  • 13、1.旧时邮务所用徽章。旧式圆形,内绘一雁,后废。1931年,改定新式:圆形,白地﹑蓝边,中篆书正方红色邮字。凡涉邮务旗帜﹑车﹑船及员工帽章等均用之。
  • 14、1.通过邮电局汇款。
  • 15、1.谓由邮务机构传递。泛指传送。
  • 16、1.书信。
  • 17、1.谓检查邮件。
  • 18、又称“信简”。正面印有收信人地址、姓名等栏目,背面可书写通信内容,经折叠粘贴后呈信封状的专用信笺。
  • 19、1.由邮电局递送的信件﹑包裹等的统称。
  • 20、1.办理邮政业务的机构。
  • 21、1.古代邮传驿站的小官。
  • 22、1.古时邮人用以表示邮传信号的铃铎。
  • 23、1.投递邮件的线路。
  • 24、1. 航行于大洋的班轮;邮船。

避贤邮的相关查询

避贤邮的意思解释、避贤邮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