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iáo jié  ]
  • ㄊ一ㄠˊ ㄐ一ㄝˊ
  • YMF AB
  • 动词

调节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在数量、程度、规模等方面进行调整,使符合标准。

regulate; adjust;

引证解释

⒈  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唐 白居易 《息游惰策》:“故王者平均其贵贱,调节其重轻;使百货通流,四人交利。”
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西湖 要疏浚,主要为的是调节 杭州 城的气候。”

⒉  整治,调理。

唐 白居易 《蜀路石妇》诗:“其妇执妇道,一一如礼经……药饵自调节,膳羞必甘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闺智·白瑾妻》:“白瑾 妻, 山阴 葛氏 女也。 瑾 素弱, 葛 善为调节,使读书, 成化 中以进士为 分宜 令。”

⒊  使曲调合于音律。

宋 吕陶 《答王仲高》诗:“琴瑟方调节,芻蕘愿采询。”

⒋  指阴晴风雨调匀而适度。

宋 苏辙 《生日谢表》之二:“旨酒肥羜,见和平蕃衍之祥;香稻来牟,皆调节登丰之报。”

国语辞典

⒈  调养。

宋·陆游〈居室记〉:「休息取调节气血,不必成寐。」

调理 调剂 调整

⒉  调理节制,纾缓事物的变化,不至于过多或过少。

如:「调节水位」。

⒊  调整曲调以合曲律。

调节(tiao jie)同音词

  • 1、调解[tiáo jiě ]

    通过说服教育和劝导协商,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和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解决纠纷。在我国,有四种不同性质的调解:(1)法院调解,即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进行的调解。(2)行政调解,即在国家行政机关主持下进行的调解。(3)仲裁庭调解,即在仲裁庭主持下进行的调解。(4)群众调解,即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进行的调解。不同于和解。

  • 2、佻捷[tiāo jié ]

    1.轻快敏捷。

  • 3、条揭[tiáo jiē ]

    1.逐条揭露。

  • 4、条诘[tiáo jié ]

    1.逐条诘问。

调节词语接龙

  • 1、〈书〉抑制哀痛,不使过分(多用于劝慰死者家属)。
  • 2、1.谓有操守而又仁爱。
  • 3、1.竹子和树木的主干砍去枝节后留下的疤痕。 2.喻指事情遇到阻难。
  • 4、书籍经过删节的版本。
  • 5、1.指乐曲的节奏变化。 2.指节令变化﹐时光流逝。参见"节变岁移"。
  • 6、1.俭约﹐不尚丰厚。
  • 7、1.节约财用。
  • 8、〈书〉气节操守。
  • 9、1.树木上歧出的节。
  • 10、1.宋代节度使﹑观察使的合称。
  • 11、1.犹节录。
  • 12、1.指帝王在节日赏赐的钱钞。
  • 13、1.储敛﹐蓄积。
  • 14、1.玺节与传言。
  • 15、1.在清明等节日致祭。
  • 16、1.逐次;逐一。 2.程序;次序。
  • 17、1.指骨节之间津液聚凑之处。
  • 18、1.节度分划。
  • 19、1.树木根节盘错。喻事情复杂。
  • 20、1.元旦节日。
  • 21、1.指官员出行前导的仪仗队。
  • 22、电路中联接三个或三个以上支路的点。
  • 23、1.节拍和音调。
  • 24、1.谓如肢体骨节一般彼此配合行动。

调节的相关查询

调节的意思解释、调节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