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议罪量刑。
⒉ 指判案文书。
引《旧五代史·唐书·罗贯传》:“崇韜 奏曰:‘ 贯 纵有死罪,俟欵状上奏,所司议讞,以朝典行之,死当未晚。’”宋 袁燮 《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顾恐自时厥后,惩创往事,议讞之际,未免刻深。”
引清 恽敬 《上陈笠帆按察书》:“本籍,士也,棚籍,亦士也,合考已百年矣。然而议讞助之曰分考,陈言助之曰分考,且有詆諆之辞曰‘羞与为伍’。”
1.夸大不实之言。
1.谓流衍延及后世。
1.说梦话。
1.论议建言。
1.议官的席位。
1.指年久的墨锭。墨锭系用煤烟或松烟制成,故称。
1.犹延续。
1.犹馀美。 2.谓遗漏美物。
1.临终的话。 2.犹古训。 3.遗漏之语,不尽之言。 4.留传下来的说法;古词语。
1.指未发现或未任用的才德之士。
议谳的意思解释、议谳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