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ú línɡ  ]
  • ㄩˊ ㄌ一ㄥˊ
  • GF WWYC (1907 - 1997)

于伶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剧作家、戏剧活动家。江苏宜兴人。早年就读于北平大学法学院。30年代初参加左翼戏剧运动。后在上海左翼剧联工作。抗战时期坚持上海“孤岛”剧运,组织上海剧艺社。后赴重庆,组织中国艺术剧社。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等。作有剧本六十余部,主要有《夜上海》、《长夜行》、《七月流火》等。

于伶(yu ling)同音词

  • 1、余龄[yú línɡ ]

    1.犹馀岁,馀年。

  • 2、裕陵[yù línɡ ]

    1.古代帝王陵墓名。(1)金显宗陵。在北京市房山县西北大房山。(2)明英宗陵。在北京市昌平县石门山东,即十三陵的第四陵。(3)清高宗陵,在河北省遵化县西北昌瑞山。 2.宋人对神宗的习惯称呼。神宗陵本名永裕陵,在河南省巩县西南。

  • 3、郁令[yù lìnɡ ]

    1.谓阻挠君令的发布。

  • 4、鱼舲[yú línɡ ]

    1.渔船。

  • 5、寓令[yù lìnɡ ]

    1.谓寄军令于内政,只在暗中加强军事力量。

  • 6、圄囹[yǔ línɡ ]

    1.同"囹圄"。

  • 7、庾岭[yǔ lǐnɡ ]

    1.山名。即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在江西省大庾县南。岭上多植梅树,故又名梅岭。

  • 8、于陵[yú línɡ ]

    1.地名。借指陈仲子。因居于陵﹐故称。

  • 9、育龄[yù línɡ ]

    1.指人在年龄上适合生育的阶段。

  • 10、娱灵[yú línɡ ]

    1.汉女官名。位比百石。

于伶词语接龙

  • 1、便1.灵便;敏捷。
  • 2、1.机灵。
  • 3、1.见"伶仃"。
  • 4、也作“零丁”。孤独无依的样子:孤苦伶仃|弱体瘦伶仃。
  • 5、1.旧指乐师或演员。
  • 6、1.乐官。《诗.邶风.简兮序》:"卫之贤者﹐仕于伶官。"郑玄笺:"伶官﹐乐官也。伶氏世掌乐而善焉﹐故后世多号乐官为伶官。"伶﹐一本作"泠"。后以称供职宫廷的伶人。
  • 7、1.旧称戏曲界。
  • 8、1.传说中黄帝时乐官伶伦和舜时乐正夔的并称。
  • 9、1.见"伶俐"。
  • 10、①机灵乖巧:口角伶俐|你妹妹倒伶俐得可爱。 ②干脆利落:除了后来祸患,岂不伶俐。
  • 11、1.清凉貌。
  • 12、1.传说为黄帝时的乐官。古以为乐律的创始者。《吕氏春秋.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汉书.古今人表》作"泠沦氏"﹐又《律历志上》作"泠纶"。 2.乐人或戏曲演员的代称。
  • 13、孤单无依的样子: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 14、古代乐人:钟成,伶人告和。也指歌舞艺人:数十伶人困之|辛亥革命后,伶人的品格提高了。
  • 15、聪明伶俐,有悟性:他也是个伶透人,自然明白我的话。
  • 16、1.优伶。
  • 17、仃孤苦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 18、官传序散文篇名。北宋欧阳修作。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前的序。伶官,即宫廷中的乐工、艺人。文章根据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官以致国乱身死的史实,提出了“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著名论点。
  • 19、俐乖巧伶俐:机灵;乖巧:合人心意。形容人机警,让人满意。
  • 20、牙利齿伶:聪明,乖巧;利:流利,锋利。口齿流利。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
  • 21、牙利爪爪:动物的脚,这里代指手脚。形容能说会道,聪明能干。
  • 22、牙俐齿伶、俐:聪明,灵活。形容人机灵,很会说话。
  • 23、牙俐嘴伶:通“灵”,灵活;俐:聪明、乖巧。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
  • 24、凌霄①凌云:飞塔凌霄起|大丈夫有凌霄盖世之志。 ②又称“紫葳”。紫葳科。落叶木质藤本。羽状复叶。夏秋开花,漏斗形,橙红色。原产中国长江流域等地。庭园中常有栽培,攀援于棚架等供观赏。花可入药。

于伶的相关查询

于伶的意思解释、于伶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