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ī qì  ]
  • ㄙ ㄑ一ˋ
  • NGK DHV

司契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掌握契据。

⒉  掌管法规。

⒊  谓文词能恰切传情达意。

引证解释

⒈  掌握契据。

《老子》:“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任继愈 注:“司契的人,只凭契据来收付,所以显得从容。”

⒉  掌管法规。

《文选·左思<魏都赋>》:“上垂拱而司契,下缘督而自劝。”
李周翰 注:“上则垂衣拱手,执法契以御天下。”
《新唐书·刘蕡传》:“朕闻古先哲王之治也,玄默无为,端拱司契。”
章炳麟 《国家论》:“若夫法律治民,不如无为之化,上有司契,则其埶亦互相牵连,不可中止。”

⒊  谓文词能恰切传情达意。

晋 陆机 《文赋》:“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紜挥霍,形难为状。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以为匠,在有无而僶俛,当浅深而不让。”
明 张居正 《种莲子戊午稿序》:“盖天禀超軼,有兼人之资,得司契之匠,其所著述,虽不效文士踵躡陈蹟,自不外於矩矱。”

司契(si qi)同音词

  • 1、肆器[sì qì ]

    1.古代陈尸之器。

  • 2、死期[sǐ qī ]

    1.死亡的日期。

  • 3、死棋[sǐ qí ]

    1.棋局中救不活的棋子。常比喻必败的局面。

  • 4、死气[sǐ qì ]

    1.阴暗沉闷的空气。

  • 5、死契[sǐ qì ]

    1.注明不得赎回的契约。

  • 6、私戚[sī qī ]

    1.个人的悲哀﹐忧愁。

  • 7、私企[sī qǐ ]

    私营企业的简称。

  • 8、私起[sī qǐ ]

    1.谓夜晩起床小便。

  • 9、私器[sī qì ]

    1.私人所用的器物。

  • 10、思企[sī qǐ ]

    1.旧时书信语。犹想念。

司契词语接龙

  • 1、1.友好;亲爱。
  • 2、1.谓刻臂沥血。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表示结盟的仪式。
  • 3、古族名。源于东胡族。北魏时始见史书记载。分布于辽河上游一带。唐初附唐。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于916年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辽,与五代、北宋并立。被金灭亡后逐渐与汉、女真、蒙古等族融合。
  • 4、1.古钱名。汉王莽于居摄二年(公元7年)所造。
  • 5、1.结义的弟弟。
  • 6、1.交谊﹐情分。 2.犹缘分。
  • 7、1.义父﹐养父。
  • 8、1.古族名。突厥的一部。
  • 9、1.交好;友爱。
  • 10、1.投合﹐意气相投。 2.符合。 3.谓结盟﹐结拜。 4.泛指结好。
  • 11、1.谓交往密切﹐感情深厚。
  • 12、1.约会;盟会。 2.符合;相通。 3.谓关系融洽。 4.领悟﹐领会。
  • 13、重要环节;机会:寻找契机|这可是接近他们的最佳契机。
  • 14、1.犹知己。
  • 15、1.通好之家。
  • 16、1.作符契用的箭。
  • 17、1.交好﹐交往密切。 2.指交往密切的朋友。
  • 18、1.梵语Sūtra的意译。佛教三藏之一﹐亦单称经。对律﹑论而言。
  • 19、契约;字据:空口无凭,得拿出契据来。
  • 20、“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者特设委员会”的俄文音译简称。1917年12月苏维埃俄国设立的保卫国家安全的专政机关。由捷尔任斯基任主席。在镇压反革命、惩治不法商人和怠工者,捍卫苏维埃政权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1922年2月改组为国家政治保卫局。
  • 21、1.宋元公文书用语﹐犹言查﹐按查。 2.考核;查考。 3.犹对质﹐当面对证。
  • 22、1.勤苦﹐劳苦。 2.久别。 3.怀念。 4.相交;相约。
  • 23、①劳苦:生死契阔,执子之手|契阔于矢石之间。 ②久别:契阔十五年。
  • 24、1.断颈。

司契的相关查询

司契的意思解释、司契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