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ī yá  ]
  • ㄐ一 一ㄚˊ
  • SW AH

机牙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弩上发箭的含矢处和钩弦制动的机件。

⒉  比喻互相协调配合。

⒊  比喻要害、关键。

引证解释

⒈  弩上发箭的含矢处和钩弦制动的机件。

《艺文类聚》卷六十引 汉 李尤 《弩铭》:“机牙发矢,执破丑虏。”
宋 宋祁 《回郑资政书》:“然一心独行,侧身休景,未尝争先于当路,失意于贵人,然虺螫不触而来,机牙未蹈而发。”

⒉  比喻互相协调配合。

《三国志·吴志·周鲂传》:“然要恃外援,表里机牙,不尔以往,无所成也。”
一本作“机互”。 宋 苏轼 《两桥诗·东新桥》:“首摇翻雪江,尾插崩云溪,机牙任信缩,涨落随高低。”

⒊  比喻要害、关键。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二寇患公居间,为己不利,卑身佞辞,求与公好,荐女请昏,使日月至。既不可得,则飞谋钓谤,以间染我。公先事候情,坏其机牙,姦不得发。”
宋 文天祥 《己未上皇帝书》:“良以社稷安危之权,国家存亡之故,不在於境外侵迫之寇,而内之阴邪,常执其机牙,此 亮(诸葛亮 )之所以深权内外本末之理,而先窒其祸乱之源也。”
清 薛福成 《练兵》:“为将者,非目击而身尝,固不能洞其机牙而悉其情势。”

国语辞典

⒈  弓弩上钩弦和发矢处的机件。

汉·李尤〈弩铭〉:「前圣制弓,后世建弩,机牙发矢, 执破丑虏。」

⒉  比喻事情的关键或要害。

唐·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公先事候情,坏其机牙,奸不得发。」

⒊  比喻相互调配,如机括弩牙一般。

《三国志·卷六〇·吴书·周鲂传》:「然要恃外援,表里机牙,不尔以往,无所成也。」
宋·苏轼〈东新桥〉诗:「首摇翻雪江,尾插崩云溪,机牙任信缩,涨落随高低。」

机牙(ji ya)同音词

  • 1、季雅[jì yǎ ]

    1.古酒器名,"三雅"之一,东汉刘表所制。

  • 2、髻丫[jì yā ]

    1.亦作"髻?"。 2.盘于头顶左右两边的发髻。 3.比喻植物顶部分杈。

  • 3、髻鸦[jì yā ]

    1.即髻丫。

  • 4、际涯[jì yá ]

    〈书〉边际:渺无~。

  • 5、羁押[jī yā ]

    〈书〉拘留;拘押。

  • 6、稽压[jī yā ]

    1.拖延积压。

  • 7、积压[jī yā ]

    长期积存,未作处理:~物资◇~在心中的疑问。

  • 8、戟牙[jǐ yá ]

    1.即戟支。

  • 9、寄押[jì yā ]

    1.把未经审判的罪犯暂时拘禁。

  • 10、挤压[jǐ yā ]

    1.推挤压迫。

机牙词语接龙

  • 1、1.象牙或骨﹑角等制的计数算筹。 2.象牙或骨﹑角等制的计数酒筹。 3.象牙或骨﹑角等制的计数更筹。 4.象牙或骨﹑角等制的计数博筹。
  • 2、1.见"牙床"。
  • 3、1.见"牙推"。
  • 4、1.见"牙推"。
  • 5、1.釉质。牙齿表面起保护作用的乳白色透明坚硬层。
  • 6、1.饰以象牙的仪仗用刀。
  • 7、1.官道。
  • 8、1.犹牙旗。纛,大旗。 2.指将帅。
  • 9、1.谓榫卯吻合。
  • 10、1.剖象牙为细薄长条编织而成的垫席。亦泛指珍美的席子。
  • 11、1.雕刻象牙的技艺。亦指用象牙为原料雕刻成的工艺品。
  • 12、1.卫队。
  • 13、1.伢儿,小孩子。牙,通"伢"。
  • 14、1.洁齿用的粉状物。
  • 15、1.奖给有功将领的符信。
  • 16、竿1.牙旗的旗竿。
  • 17、1.中医病名。又名"烂牙疳"﹑"走马疳"。牙龈溃疡出血。
  • 18、1.一种生活用品。膏状,清凉芳香,多贮金属软管内,供刷牙之用,有洁齿作用。
  • 19、1.牙槽窝中锥形骨组织。 2.指臼齿。
  • 20、1.雄狗。
  • 21、1.附着于牙齿冠部﹑颈部及牙缝等处的污垢。多为食物残渣经唾液作用而成。积久可硬化为牙石。
  • 22、1.衙门前设置的鼓。供开衙升堂或百姓喊冤之用。
  • 23、1.上下颌之间的关节。亦指口腔。
  • 24、旧时替买卖双方说合并抽取佣金的经纪人。

机牙的相关查询

机牙的意思解释、机牙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