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uī shì  ]
  • ㄎㄨㄟ ㄕˋ
  • PWG PYM
  • 动词

窥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暗中观察;偷看。

我们从桥梁上窥视混浊的流水。

peep at; spy on;

引证解释

⒈  暗中观察;偷看。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一折:“老夫人倘然窥视出来,你为妇女怎生是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其人觉有异,潜往窥视,有二狐跳踉去。”
茅盾 《子夜》十六:“突然有两个人头爬在这厢房的窗洞的铁栅栏外边,朝里面窥视。”

⒉  从管孔中向远处观察。

秦牧 《艺海拾贝·镜子》:“伽利略 运用了光学的原理,制成了一个略具雏型的望远镜,向月球窥视,看到了平素从来不曾见过的景象。”

⒊  闚視:探望。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 杜宣 ﹞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 郴 因事过至 宣 家,闚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

国语辞典

⒈  暗中偷看。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又须关著孝堂,勿令人窥视,泄了天机。」

窥视(kui shi)同音词

  • 1、亏失[kuī shī ]

    1.缺失。 2.闪失。

  • 2、亏蚀[kuī shí ]

    ①指日蚀和月蚀。 ②亏本:资金~。 ③损耗:瓜果在运输途中总要有~。

  • 3、馈食[kuì shí ]

    1.献熟食。古代的天子诸侯每月朔朝庙的一种祭礼。 2.食物;熟食。

  • 4、魁实[kuí shí ]

    1.壮实。

  • 5、魁士[kuí shì ]

    1.大学者。

  • 6、睽时[kuí shí ]

    1.犹违时。

  • 7、逵师[kuí shī ]

    1.指四通八达的道路。

  • 8、逵市[kuí shì ]

    1.古代城郭内大道两旁的集市。

  • 9、溃师[kuì shī ]

    1.谓军事上失败。

窥视词语接龙

  • 1、1.照顾保育。
  • 2、1.古代词臣奉旨修正诏谕一类公文,称"视草"。 2.泛指代皇帝起草诏书。
  • 3、1.察看;审察。 2.巡视纠察。 3.考察;上级人员到下属机构检查工作。
  • 4、摄影术语。指取景器看到的物像范围位置与镜头摄入的物像范围位置不一致的现象,系因取景器与镜头分处两个视点所造成。校正的方法有两种:(1)使取景器轴线与镜头主轴成一定角度;(2)改变取景器高度。
  • 5、1.临朝听政。
  • 6、1.谓责其成功。
  • 7、观察或分析事物的着眼点:作者的~比较独特,文章很有新意。
  • 8、1.目光端正。语本《国语.周语下》:"视无还,端也。"后亦以"视端"为正直坦诚之相。
  • 9、1.古代人死,以玉含其口中。后因称送终为"视含"。
  • 10、1.看望问安。 2.察看。
  • 11、1.照看护理。
  • 12、1.指挥。视,通"指"。
  • 13、1.侍奉或探望病人。
  • 14、观察物体时,从物体两端(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光心处所成的夹角。物体的尺寸越小,离观察者越远,则视角越小。正常眼能区分物体上的两个点的最小视角约为1分。
  • 15、视野;眼界:船刚转弯,几点灯火进入~|参观了科技新成果展览,~大开。
  • 16、1.古官名。掌望气预言灾祥之事。
  • 17、感受和辨别光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眼睛是视觉的感受器官。引起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380~780纳米的可见光波,在这个范围内,波长不同引起不同的颜色感觉。
  • 18、1.用以观察的小孔。
  • 19、1.在一定距离内眼睛辨别物体形象的能力。
  • 20、1.古官名。扶持瞽师,兼掌作乐。
  • 21、1.亲往哭吊。
  • 22、1.目光不定的样子。
  • 23、1.观察其行为。 2.察看巡行。
  • 24、1. 视觉缺失。

窥视的相关查询

窥视的意思解释、窥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