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á qián  ]
  • 一ㄚˊ ㄑ一ㄢˊ
  • TGKS UE

衙前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宋代职役之一。唐有衙前军,但非官役。宋衙前始成为负担最重的差役。职掌官物押运和供应,负赔偿失误和短缺等责任,承役者往往赔累破产。宋初无固定役法。仁宗初期,有派里正轮充的“里正衙前”,募充的“长名衙前”和以富户承充的“乡户衙前”等名色。为减轻亏累,官府特许承担重难差役的衙前,承包酒坊,以资弥补。但在嘉佑治平间(1056-1067)各地又相继废止。熙宁三年(1070)行免役法,衙前改为雇役,以坊场钱(酒税)募充。

引证解释

⒈  宋 代职役之一。 唐 有衙前军,但非官役。 宋 衙前始成为负担最重的差役。职掌官物押运和供应,负赔偿失误和短缺等责任,承役者往往赔累破产。 宋 初无固定役法。 仁宗 初期,有派里正轮充的“里正衙前”,募充的“长名衙前”和以富户承充的“乡户衙前”等名色。为减轻亏累,官府特许承担重难差役的衙前,承包酒坊,以资弥补。但在 嘉祐 治平 间(1056-1067)各地又相继废止。 熙宁 三年(1070)行免役法,衙前改为雇役,以坊场钱(酒税)募充。参阅《文献通考·职役一》。

宋 司马光 《论衙前札子》:“臣窃见顷岁国家以民间苦里正之役,废罢里正,置乡户衙前。”
《宋史·食货志上五》:“宋 因前代之制,以衙前主官物。”
明 杨慎 《艺林伐山·衙前散从》:“宋 代役夫之名,有衙前、散从。衙前,今之内班门子也。散从,今之外班皁隶也。”

衙前(ya qian)同音词

  • 1、崖堑[yá qiàn ]

    1.陡崖深壑;山谷。 2.喻高傲。

  • 2、牙签[yá qiān ]

    1.系在书卷上作为标识,以便翻检的牙骨等制成的签牌。 2.指书籍。 3.报路程用的驿签。 4.用以剔除牙缝残留食物的细签。 5.牙或骨制的扣签。 6.旧时官府用以传令拘捕犯人的签牌。

  • 3、牙钱[yá qián ]

    1.牙人抽取的佣金。 2.象牙钱。宋时用作计钱数的标识。

衙前词语接龙

  • 1、1. [方]∶上次。如:别信他的话,前摆我就让他给骗了。
  • 2、年长或资历较高的人:老前辈|革命前辈。
  • 3、1.亦作"前?"。 2.古代帝后出行时﹐侍卫在车驾前开路清道﹐禁止行人通行﹐称为"前跸"。
  • 4、1.胳膊上由肘至腕的部分。
  • 5、1.前面。
  • 6、1.前面的部分。 2.先头部队。
  • 7、1.船舶前部的大舱。2.船舶前部的舱室。
  • 8、1.前人的记载。
  • 9、1.以前的计划。 2.过去的史籍。
  • 10、1.上一次。 2.体育用语。指某些球类比赛中距离进球目标近的那部分场地。 3.剧场中的前部座位。 4.上一场次。
  • 11、1.以前。
  • 12、1.见"前车之鉴"。
  • 13、①佛教称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认为当前境界由六尘所成,都不是真实的,故称当前境界为“前尘”: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②指往事:回首前尘|前尘影事。
  • 14、①前面的路程:策马赴前程。 ②比喻将来的好光景:锦绣前程|前程无量|年富力强,前程远大。 ③旧指众人企求的功名、职位:再过一年,我就可以得个知府的前程。
  • 15、1.向前冲击。 2.前沿要冲。
  • 16、1.走在前头的同路人。
  • 17、1.犹前箸。座前的筷子。 2.谓筹划。
  • 18、1.上次的任命。 2.屋前台阶。
  • 19、1.在此之前。
  • 20、1.前一回;上一次。
  • 21、1.谓接近﹐亲近。 2.指有地位有声望的先辈。
  • 22、1.以前的朝代。 2.指前一朝或前一代。
  • 23、1.方言。上次。
  • 24、1.引导;引路。 2.引路的人;向导。 3.我国古代官吏出行时前列的仪仗。

衙前的相关查询

衙前的意思解释、衙前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