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āo shǒu  ]
  • ㄐ一ㄠ ㄕㄡˇ
  • UR RT
  • 动词

交手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双方搏斗。

fight hand to hand;

⒉  拱手。

make an obeisance by cupping one hand in the other before one’s chest;

⒊  手挽手。

交手东行。

arm in arm;

引证解释

⒈  携手。

《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朱熹 注:“交手者,古人将别,则相执手,以见不忍相远之意。”
《南史·李安人传》:“安人 少时贫,有一人从门过,相之,曰:‘君后当大富贵,与天子交手共戏。’”

⒉  拱手。形容恭敬,恭顺。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前 高后 时,伪立子 弘 为皇帝,诸侯交手事之八年。”
颜师古 注:“交手,谓拱手也。”
《新唐书·尉迟敬德传》:“大王即不听,请从此亡,不能交手蒙戮。”

⒊  交战;搏斗。

《宋书·殷琰传》:“贼至不击,復欲何待?且统军在后,政三二里间,比吾交手,何忧不至。”
《金史·白华传》:“行省当领军出 关 宿 华阴 界,次日及 华阴,次日及 华州,略与 渭 北军交手。”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他跟老虎一交手,两边打得气乎乎,老虎看看要败了,连忙说:‘停一停。’”

国语辞典

⒈  交战、打斗。

《宋书·卷八七·殷琰传》:「贼至不击,复欲何待?且统军在后,政三二里间,比吾交手,何忧不至?」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天下有这等大力的人,早是不曾与他交手,不然性命休矣!」

交锋 交战

⒉  牵手。

《楚辞·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南史·卷四六·李安人传》:「安人少时贫,有一人从门过,相之,曰:『君后当大富贵,与天子交手共戏。』」

⒊  拱手表示尊敬顺从。

《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燕刺王刘旦传》:「前高后时,伪立子弘为皇帝,诸侯交手事之八年。」
《新唐书·卷八九·尉迟敬德传》:「大王即不听,请从此亡,不能交手蒙戮。」

⒋  交接职务。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因是他交手的前任官,多有首尾的。持差人賷了赙仪奠帛,前往致吊。」

英语翻译

to fight hand to hand

德语翻译

combattre corps à corps

法语翻译

einander tätlich angreifen (V)​

交手(jiao shou)同音词

  • 1、徼守[jiǎo shǒu ]

    1.巡逻守卫。

  • 2、缴收[jiǎo shōu ]

    1.缴获没收。

  • 3、挢首[jiǎo shǒu ]

    1.矫首﹐举头。

  • 4、脚手[jiǎo shǒu ]

    1.脚与手。人的上下四肢。 2.犹手脚。谓暗中采取的行动。 3.犹爪牙。指能听候调遣者。 4.人为的痕迹。特指文辞手法。

  • 5、狡兽[jiǎo shòu ]

    1.矫健凶猛的野兽。

  • 6、矫手[jiǎo shǒu ]

    1.举手。

  • 7、矫首[jiǎo shǒu ]

    1.昂首;抬头。 2.昂昂然自得貌。

  • 8、搅首[jiǎo shǒu ]

    1.方言。谓办事的兴头。

  • 9、交首[jiāo shǒu ]

    1.头挨着头。形容亲密。

  • 10、交受[jiāo shòu ]

    1.犹交易。

交手词语接龙

  • 1、1.手铐。
  • 2、1.手掌的中心部分。 2.比喻所控制的范围。
  • 3、1.亲手施行。 2.以手据地而行。
  • 4、1.办事的程序。
  • 5、1.生在手掌的癣。病原体是一种霉菌,症状是手心出现红斑,刺痒,脱皮,严重时发生糜烂。中医叫"鹅掌风"。
  • 6、1.亲笔来信问讯。
  • 7、1.比喻本领才识。 2.指伎俩。 3.犹眼界,眼光。
  • 8、1.喻心有所动,跃跃欲试。
  • 9、1.手工技能。亦指其他技艺。
  • 10、指用手或其他器具刺激性器官,借以达到性满足的行为。常见于青春期男女。一般对身体健康并无大碍,不必因有手淫行为而自卑自责,以致神经衰弱。但应避免手淫过度,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和其他正当文体活动中去。
  • 11、1.手的痕迹。 2.契券﹑供词及其他文书上所按的指纹。 3.佛教语。密宗修持以"三密相应"为主,"手印"谓配合所修的本尊而作出的各种手形。 4.手工印刷。
  • 12、聋哑人传递思想的方法。分手指语和手势语。手指语指用手指作出代表有声语言的字母,并按语言的顺序和规则连续打出的语言。手势语指以约定俗成的手势(或辅以表情)模拟形象,构成一定的意义的语言。
  • 13、上级对下级亲笔所写的指令:接奉手谕|连下手谕。
  • 14、先人手汗沾润。因借指先人的遗物:父亲去世,手泽所遗无几。
  • 15、<⒁>手包(多指女用的)。
  • 16、1.古时跪拜礼的一种。两手先到地,同时头低下去,到手为止。
  • 17、1.亦作"手版"。即笏。古时大臣朝见时,用以指画或记事的狭长板子。 2.亦作"手版"。手本的别名。 3.手掌。 4.即戒尺。打手心的板子。旧时塾师体罚学生的工具。
  • 18、1.见"手板"。
  • 19、1.亦作"手牓"。 2.手写的用来张贴的文告。
  • 20、1.见"手榜"。
  • 21、(~儿)手提的较小的包儿,多用皮革制成。
  • 22、1.手掌的反面。
  • 23、1.诉状。 2.公文。 3.明清时见上司﹑座师或贵官所用的名帖。写信时则附于信中,对方谦逊常封还。
  • 24、①亲笔的字画等:这本诗稿是家父的手笔。 ②指写作或作品:手笔敏捷|大手笔。

交手的相关查询

交手的意思解释、交手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