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ì zhànɡ  ]
  • ㄓˋ ㄓㄤˋ
  • TGM SDY

制杖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哀杖。

⒉  刑杖。

引证解释

⒈  哀杖。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今人乃为制杖,同之於父。”

⒉  刑杖。

《隋书·刑法志》:“其制鞭制杖,法鞭法杖,自非特詔,皆不得用。”

制杖(zhi zhang)同音词

  • 1、植杖[zhí zhànɡ ]

    1.倚杖。扶杖。《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后因以"植杖"为典。 2.立杖。

  • 2、滞胀[zhì zhànɡ ]

    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危机时,商品积压,物价下跌;经济繁荣时,商品畅销,物价上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利用财政、税收、货币等杠杆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使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出现“滞胀”现象:在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失业大量增加的同时,通货膨胀加剧、物价持续上升。

  • 3、支掌[zhī zhǎnɡ ]

    1.宋代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支使与掌书记的并称。

  • 4、支仗[zhī zhànɡ ]

    1.支撑维持。

  • 5、纸张[zhǐ zhānɡ ]

    1.纸的总称。纸以张计,故称。

  • 6、纸帐[zhǐ zhànɡ ]

    1.以藤皮茧纸缝制的帐子。据明高濂《遵生八笺》卷八记载,其制法为:"用藤皮茧纸缠于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用糊,以线折缝缝之。顶不用纸,以稀布为顶,取其透气。"

  • 7、智障[zhì zhànɡ ]

    1. 即弱智。

  • 8、扺掌[zhǐ zhǎnɡ ]

    1.击掌。表示奋激。

  • 9、知章[zhī zhānɡ ]

    1.谓能看清事物的明显迹象。

  • 10、执掌[zhí zhǎnɡ ]

    1.掌管;掌握。

制杖词语接龙

  • 1、1.谓凭恃威权。
  • 2、1.棍棒。
  • 3、1.以杖刑毙命。
  • 4、1.锡杖与食钵。均为僧人云游必备之具,因以代指僧人行踪。
  • 5、1.亦作"杖筴"。 2.拄杖。 3.执马鞭。谓策马而行。 4.谓追随;顺从。
  • 6、1.见"杖策"。
  • 7、1.执锹。谓掘土劳作。
  • 8、1.《礼记·王制》:"八十杖于朝。"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唐韩偓《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书四十字》诗:"若为将朽质,犹拟杖于朝。"后用作八十岁的代称。
  • 9、1.杖击。
  • 10、1.谓以棍棒拷打。楚,荆条做成的棒。
  • 11、1.受杖刑后的创伤。
  • 12、1.指杖刑用的棍棒。 2.指杖刑。
  • 13、1.孝杖与丧服。 2.指孝服。
  • 14、1.谓受杖刑处罚。
  • 15、1.谓判以杖刑。
  • 16、1.杖刑。 2.指施杖刑,拷打。
  • 17、1.谓持斧以为威权。
  • 18、1.拄杖老人。
  • 19、1.处以杖刑并革职。
  • 20、1.杖刑与格刑。泛指刑具。
  • 21、1.鼓名,打击乐器。
  • 22、1.《礼记.王制》:"七十杖于国。"谓七十岁可拄杖行于都邑﹑国都。后作七十岁的代称。
  • 23、1.《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长房辞归,翁(指壶公)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长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余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后因以"杖化"谓得道成仙,乘龙飞升。
  • 24、1.见"杖几"。

制杖的相关查询

制杖的意思解释、制杖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