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àn jǐ  ]
  • 一ㄢˇ ㄐ一ˇ
  • AJVD FJA

匽戟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兵器名。

引证解释

⒈  古兵器名。

《方言》第九:“三刃枝, 南楚 宛郢 谓之匽戟。”
郭璞 注:“今戟中有小孑刺者,所谓雄戟也。”
戴震 疏证:“《广雅》:‘匽谓之雄戟。’”

匽戟(yan ji)同音词

  • 1、淹积[yān jī ]

    1.滞留,久留。 2.积压。

  • 2、淹稽[yān jī ]

    1.拖延;稽迟。

  • 3、淹疾[yān jí ]

    1.久病。 2.犹隐疾。

  • 4、淹纪[yān jì ]

    1.犹长期。

  • 5、淹济[yān jì ]

    1.渊深美好。

  • 6、淹寂[yān jì ]

    1.沉寂。

  • 7、研机[yán jī ]

    1.见"研几"。

  • 8、研极[yán jí ]

    1.钻研穷究。

  • 9、研几[yán jǐ ]

    1.亦作"研机"。 2.穷究精微之理。

  • 10、阉鸡[yān jī ]

    1. 被阉过的公鸡。

匽戟词语接龙

  • 1、1.刺激。
  • 2、1.歧枝丛聚错出貌。
  • 3、1.系在戟上的带子。
  • 4、1.亦作"戟楯"。 2.戟和盾。
  • 5、1.戟和戈。泛指兵器。
  • 6、1.贵家门户,显贵之家。 2.军营。
  • 7、1.犹戟节。本指仪仗,借指显贵气派。
  • 8、1.插戟的架子。
  • 9、1.戟仗和符节。
  • 10、1.犹冲决﹐突破。
  • 11、1.古代仪仗队里持戟的官吏。
  • 12、1.戟的锋芒。晋左思《吴都赋》:"雄戟耀铓。"
  • 13、1.立戟为门。古代帝王外出,在止宿处插戟为门。《周礼.天官.掌舍》"为坛壝宫棘门"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棘门,以戟为门。"后指立戟之门。《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行密帅诸军合万五千人入城,以梁缵不尽节于高氏,为秦毕用,斩于戟门之外。"胡三省注:"唐设戟之制,庙社宫殿之门二十有四,东宫之门一十有八,一品之门十六,二品及京兆﹑河南﹑太原尹﹑大都督﹑大都护之门十四,三品及上都督﹑中都督﹑上都护﹑上州之门十二,下都督﹑下都护﹑中州﹑下州之门各十。设戟于门,故谓之戟门。"引申指显贵之家或显赫的官署。 2.墓
  • 14、1.日晕时周围出现似戟的光。
  • 15、1.戟形的须髯。
  • 16、手臂微屈,以食指指斥人。因手形像戟,故称。《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而足。’”后因以“戟手”或“戟指”形容指着别人怒骂的样子:戟手大骂|戟指怒目|将军戟手指贼语,死为厉鬼当杀汝。
  • 17、1.见"戟盾"。
  • 18、1.见"戟槊"。
  • 19、1.亦作"戟矟"。 2.门戟和长矛。古代权贵家设在大门两侧的仪仗。
  • 20、1.指侍从职务。
  • 21、1.刺口。指苦涩的味道。
  • 22、1.即戟支。
  • 23、1.戟套。
  • 24、1.形容须髯张开如戟。

匽戟的相关查询

匽戟的意思解释、匽戟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