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ǔ áo  ]
  • ㄅㄨˇ ㄠˊ
  • PUH GQTG

补鳌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补入翰苑。唐宋翰林学士、承旨等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镌有巨鳌的殿陛石正中,故称。

引证解释

⒈  补入翰苑。 唐 宋 翰林学士、承旨等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镌有巨鳌的殿陛石正中,故称。

宋 岳珂 《桯史·刘观堂读赦诗》:“后二年,和议成, 秦檜 惧当制者之不能説虏也,以孽子 熺 及其党 程克俊 补鼇。”

补鳌(bu ao)同音词

  • 1、不骜[bú ào ]

    1.不傲慢。

补鳌词语接龙

  • 1、1.亦作"鳌背"。 2.借指大海。
  • 2、1.比喻上矗的峰峦。
  • 3、1.《楚辞.天问》:"鳌戴山抃,何以安之?"后以"鳌抃"形容欢欣鼓舞。
  • 4、1.亦作"鳌波"。 2.巨浪。
  • 5、1.神话传说谓渤海之东有大壑,其下无底,中有五座仙山,常随潮波上下漂流。天帝恐五山流于西极,失群仙之居,乃使十五巨鳌轮番举首戴之,五山才峙立不动。见《列子.汤问》。《楚辞.天问》﹕"鳌戴山抃﹐何以安之?"后以比喻负荷重任。
  • 6、1.神话传说谓天帝使十五只巨鳌轮番顶戴五座仙山,而伯龙之国巨人则一钓而连六鳌。见《列子.汤问》。后因以"鳌钓"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 7、1.亦作"鳌峰"。 2.指翰林院。 3.指江海中的岛屿。因如巨鳌背负山峰,故名。
  • 8、1.亦作"鳌宫"。 2.指禁中宫殿。因宫殿陛石镌刻巨鳌,故名。
  • 9、1.大海。传说中鳌为海中神龟,因称。
  • 10、1.亦作"鳌极"。 2.神话传说中指女娲断鳌足所立的四极天柱。
  • 11、1.犹鼎甲。状元﹑榜眼﹑探花的合称。
  • 12、1.亦作"鳌禁"。 2.翰林院的别称。
  • 13、1.海上仙山。
  • 14、1.皇帝的宫殿。
  • 15、1.亦作"鳌山"。 2.堆成巨鳌形状的灯山。 3.山名。在湖南省常德市北。
  • 16、1.指翰林学士院。
  • 17、1.传说中以鳌足为天柱所支撑的天体。
  • 18、1.亦作"鳌头"。 2.唐宋时翰林学士﹑承旨等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镌有巨鳌的殿陛石正中,因称入翰林院为上鳌头。 3.借指状元。
  • 19、1.翰林院和龙图阁。均为古代中央重要机构。
  • 20、1.翰林院的别称。
  • 21、1.亦作"鳌鱼"。 2.鳌的俗称。
  • 22、1.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23、1.传说中指天柱。
  • 24、1.传说中女娲用作天柱的大龟四足。 2.器物上做成龟足形状的底脚。

补鳌的相关查询

补鳌的意思解释、补鳌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