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uàn yuán  ]
  • ㄉㄨㄢˋ ㄩㄢˊ
  • ON QTF

断猿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孤独悲啼之猿。

引证解释

⒈  孤独悲啼之猿。

唐太宗 《辽东山夜临秋》诗:“连山惊鸟乱,隔岫断猿吟。”
唐 孟郊 《车遥遥》诗:“旅雁忽叫月,断猿寒啼秋。”
唐 温庭筠 《上令狐相公启》:“叫非独鹤,欲近 商陵 ;啸类断猿,况隣 巴峡。”
明 高启 《送贾麟归江上》诗:“别泪纷纷逐断猿,贫交无赠只多言。”

断猿(duan yuan)同音词

  • 1、短辕[duǎn yuán ]

    1.《晋书.王导传》:"初曹氏性妒,导甚惮之,乃密营别馆,以处众妾。曹氏知,将往焉。导恐妾被辱,遽令命驾,犹恐迟之,以所执麈尾柄驱牛而进。司徒蔡谟闻之,戏导曰:'朝廷欲加公九锡。'导弗之觉,但谦退而已。谟曰:'不闻余物,惟有短辕犊车,长柄麈尾。'"后以"短辕"指代牛车或粗陋小车。 2.折断的车辕木。

  • 2、端原[duān yuán ]

    1.原委;根由。 2.依旧。

  • 3、端远[duān yuǎn ]

    1.端庄超脱。

  • 4、断鸢[duàn yuān ]

    1.断线风筝。鸢﹐指鸢形的风筝。

  • 5、断冤[duàn yuān ]

    1.审理冤狱。《警世通言》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 6、断辕[duàn yuán ]

    1.折断的车辕。

断猿词语接龙

  • 1、1.指猿的巢穴。
  • 2、1.指猿哀鸣。
  • 3、1.老公猿。
  • 4、1.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有处女出于南林,国人称善……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唯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颉桥,末堕地,女即捷末,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后以"猿公"指剑术高明的隐者。
  • 5、1.喻长臂。
  • 6、1.猿和鹤。 2.借指隐逸之士。 3.见"猿鹤沙虫"。
  • 7、1.亦作"猨猴"。 2.猿和猴。
  • 8、1.传说猿猴所造之酒。实际上是其吃剩的果子经发酵而成者。
  • 9、1.亦作"猨狙"。 2.泛指猿猴。 3.喻未受教化者。
  • 10、1.泛指猿猴。玃,大母猴。
  • 11、1.泛指猿猴。
  • 12、1.古代马戏之一。
  • 13、1.亦作"猨嗛"。 2.传说猿颊中藏食的囊。 3.指猿颊中所藏的食物。多借指微薄的食品。
  • 14、生活于距今300万至20多万年之间的人类。其某些体质形态尚接近猿类,头盖骨低平,颅腔小,骨壁厚,眉嵴粗大,颌部向前突出,颏部后缩。能制造简单生产工具,并知用火熟食,群居于洞穴或河岸等地。以采集植物及猎捕动物为生。典型代表是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
  • 15、1.一种模仿猿的动作的体操,是五禽戏之一。
  • 16、1.佛教语。喻躁动散乱之心。《大日经.住心品》说六十种心相﹐"猿猴心"为其中之一。
  • 17、1.猿猴长鸣。
  • 18、1.如猿攀缘。
  • 19、1.亦作"猿饮"。 2.猿用前肢捧水而饮。 3.指像猿那样掬水而饮。
  • 20、1.亦作"猨狖"。 2.泛指猿猴。
  • 21、鹤羞1.谓隐士复出,愧违初志。
  • 22、马意1.犹心猿意马。
  • 23、叶虫1.昆虫,有大猿叶虫和小猿叶虫两种。大猿叶虫长椭圆形,鞘翅上有不规则的粗点;小猿叶虫短椭圆形,鞘翅上有排列规则的细点。成虫和幼虫都吃蔬菜,是农业害虫。
  • 24、扳蛇折1.极言山路高峻曲折,难以攀登。

断猿的相关查询

断猿的意思解释、断猿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