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ǔ mù  ]
  • ㄐ一ㄡˇ ㄇㄨˋ
  • VT CTY

九牧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九州之长。指地方长官。即九州。

引证解释

⒈  九州之长。

《周礼·秋官·掌交》:“九牧之维。”
郑玄 注:“九牧,九州之牧。”
《礼记·曲礼下》:“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
郑玄 注:“每一州之中,天子选诸侯之贤者以为之牧也。”

⒉  指地方长官。

宋 叶适 《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小犹 管、晏,大可 召、毕。中列三品,外倡九牧。”

⒊  即九州。参见“九州”。

《荀子·解蔽》:“文王 监於 殷紂,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 吕望 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 殷王 而受九牧也。”
杨倞 注:“九牧,九州也。”
《史记·孝武本纪》:“禹 收九牧之金,铸九鼎。”
《后汉书·孔融传》:“以九牧之地,千八百君。”
李贤 注:“以九州之人养千八百君也。”
宋 陆游 《送黄文叔守福州》诗:“议论前修似,声名九牧传。”

国语辞典

⒈  主掌九州之人。郑玄·注:「九牧,九州之牧。」后泛称地方首长。宋·叶适〈故礼部尚书龙图阁学士黄公墓志铭〉:「小犹管、晏,大可召、毕,中列三品,外倡九牧。」

《周礼·秋官·掌交》:「九牧之维。」

⒉  九州。

《荀子·解蔽》:「文王监于殷纣,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吕望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

九牧(jiu mu)同音词

  • 1、舅母[jiù mǔ ]

    舅父的妻子。

  • 2、酒母[jiǔ mǔ ]

    酒曲。

  • 3、鸠募[jiū mù ]

    1.招募。

  • 4、久慕[jiǔ mù ]

    1.久已仰慕。

  • 5、就木[jiù mù ]

    指入棺。谓死亡: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理嫁者邪|行将就木。

九牧词语接龙

  • 1、1.牧草。 2.牲畜。
  • 2、1.州郡长官的副职。
  • 3、1.供牲畜通行的道路。
  • 4、1.苏武牧羊的典故。汉苏武出使匈奴,单于胁迫他投降,苏武不屈服。后来把他流放到"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公羊),羝乳乃得归"。羝根本不会产乳,以此来断绝他回汉的希望。苏武在匈奴坚持了十九年,"及归,须发皆白"。见《汉书.苏武传》。
  • 5、1.牧童或牧民所吹的笛子。亦借指牧笛声。
  • 6、1.牧放牲畜的地方。
  • 7、1.旧时官府牧场的差役。
  • 8、1.牧牛,放牛。 2.见"牧犊子"。
  • 9、1.牧童。
  • 10、1.把牲畜放到草地里吃草和活动。
  • 11、1.古代管理民事的地方官。 2.牧放牲畜的人。
  • 12、1.牧场长官的副职。
  • 13、1.牧童﹑牧人唱的歌谣。 2.泛指田园生活。
  • 14、1.为牧主雇用的放牧人;牧场工人。
  • 15、1.夏桀的王宫。一说为汤的祖庙。 2.指人的肾脏。
  • 16、1.牧区中以畜牧为业的家庭。
  • 17、1.州牧。 2.隋唐掌牧地的官署。
  • 18、1.旧时称地方长官。
  • 19、1.牧放马匹。 2.古代作战多用战马﹐故常以"牧马"指驻防﹑戍边或胡骑南侵。 3.放牧的马。 4.引申指胡骑或征骑。
  • 20、1.草名。可解毒。又地名和山名。因产此草而得名。
  • 21、1.治民。 2.指治民的官。 3.牧区中以畜牧为主要职业的人。
  • 22、1.对放牧者的蔑称。 2.从事放牧的奴隶。
  • 23、1.借指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
  • 24、利用广大天然草原并主要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畜牧业的地区。以饲养草食性牲畜为主,是商品牲畜、役畜和种畜的生产基地。中国牧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宁夏,以及甘肃和四川西部地区。

九牧的相关查询

九牧的意思解释、九牧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