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ì tǐ  ]
  • ㄅ一ˋ ㄊ一ˇ
  • AIT WSG

蔽体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遮盖身体。

引证解释

⒈  遮盖身体。

《太平御览》卷二七引《淮南子》:“贫人冬则羊裘(不)蔽体,短褐不掩形。”
《宋史·刘阒传》:“闃 自殿后,率鋭驍搏战,飞矢蔽体不为却,敌解去。”
秦牧 《土地》:“衣不蔽体、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农民望了这群不知稼穡艰难的人们一眼,一句话也没说。”

国语辞典

⒈  遮掩身体。

《三国演义·第三七回》:「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著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

蔽体(bi ti)同音词

  • 1、鼻洟[bí tì ]

    1.鼻涕。

  • 2、鼻涕[bí tì ]

    鼻腔黏膜所分泌的液体。

  • 3、鼻嚏[bí tì ]

    1.犹喷嚔。

  • 4、髲髢[bì tì ]

    1.亦作"髲鬄"。亦作"髲鬀"。 2.假髻。

  • 5、髲鬀[bì tì ]

    1.见"髲髢"。

  • 6、髲鬄[bì tì ]

    1.见"髲髢"。

  • 7、笔体[bǐ tǐ ]

    各人写的字所特有的形象;笔迹:对~ㄧ我认得出他的~。

  • 8、比体[bǐ tǐ ]

    1.通篇运用"比"的表现手法写成的诗歌,叫"比体"。比体诗表面上说的是一件事,而暗里却指另一件事。

  • 9、碧蹄[bì tí ]

    1.马蹄。亦借指骑兵或一般部队。

蔽体词语接龙

  • 1、1.犹壮汉。谓从事笨重体力劳动的人。
  • 2、1.身体和皮肤。亦指躯体。
  • 3、1.体察隐情。
  • 4、1.审查。
  • 5、1.履行天命。
  • 6、人体形态结构。包括生长发育水平,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体型),以及身体的姿态。可根据身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和皮下软组织等指标来评定。
  • 7、1.犹主体,主干。 2.指诗文或书法的骨力。
  • 8、1.创建或治理国家。 2.体念国家。
  • 9、1.躯壳;尸骸。
  • 10、1.身体状况。
  • 11、1.谓以自己的行动感化别人。
  • 12、1.体验领会。
  • 13、几何体占有空间部分的大小。通常取棱长为单位长度的正方体的体积作为体积单位,度量几何体所得的量数就是几何体的体积。
  • 14、1.依据天道;实行天道。
  • 15、1.亲近的;贴心的。 2.家庭成员中个人私存的财物。亦泛指私人积蓄。 3.私下;表示亲密或不公开的。
  • 16、①亲近的;贴身的:说说体己话|珍藏之物付与体己人。 ②个人私蓄的:体己钱|体己物。 ③私自:来日宋江体己聊备小酌。
  • 17、1.体格检查的省称。
  • 18、1.古代祭祀﹑宴享时,将牲的半体置于大俎以进献。《左传.宣公十六年》:"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杜预注:"享则半解其体而荐之。"孔颖达疏:"《传》言体荐即房蒸也。"《周礼.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清孙诒让正义:"今以《体经》﹑《春秋》内外传及韦﹑杜﹑贾诸说参互考之﹐脀解之法盖有五﹐而实止四等……二曰房烝﹐谓之体荐﹐中分左右二体﹐而升其胖于俎也。"一说将全牲置于大俎以进献。《周礼.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羊肆﹐体荐﹑全烝也。"
  • 19、1.指带骨的大块的牛羊肉。语本《国语.周语中》:"体解节折而共饮食之。"
  • 20、1.古代祭祀﹑宴飨时,将牲体切割为二十一部分。 2.分解人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 3.犹解体。比喻人心离散。 4.理解;领悟。
  • 21、1.体察考究。 2.亲自查究。 3.体会思考。
  • 22、1.性格器量;人品。 2.犹局面。
  • 23、1.探察。
  • 24、1.犹体察。

蔽体的相关查询

蔽体的意思解释、蔽体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