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ìnɡ é  ]
  • ㄉ一ㄥˋ ㄜˊ
  • YS YWXN

订讹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订正文字谬误。

引证解释

⒈  订正文字谬误。

清 王夫之 《仿昭代诸家体·王太史衡<春赏>》诗:“银笺疏寄催花句,却为情深未订讹。”
清 吴锡麒 《移居用樊榭集中韵》之三:“三豕订讹求善本,一鴟修贄借邻家。”
清 顾公燮 《丹午笔记·柳如是》:“写青山,临墨妙,考异订讹,间以调謔,如 李易安 在 赵德甫 家故事。”
訂譌:订正文字谬误。 清 韩慧基 《重校<黄文献公诗文集>序》:“虽再经修校,而字多漫漶,且多三豕之误,於是因其旧而订譌补缺。”
清 黄景仁 《题翁覃溪所藏宋椠施注苏诗原本》诗:“查 田 谩説能订譌,但存其旧不犹愈。”

订讹(ding e)同音词

  • 1、顶额[dǐnɡ é ]

    1.头额。

  • 2、鼎娥[dǐnɡ é ]

    1.管烹调的女子。

  • 3、定额[dìnɡ é ]

    ①规定数额:~管理ㄧ~供应。 ②规定的数量:提前完成生产~。

订讹词语接龙

  • 1、1.谎报。
  • 2、1.亦作"讹本"。 2.指传抄﹑翻印有讹误的本子。
  • 3、1.犹讹骗。
  • 4、1.弊害﹔弊病。
  • 5、1.亦作"讹变"。 2.讹误变易。
  • 6、1.讹误差错。
  • 7、1.误称。
  • 8、错误的传说:纯系~,切勿轻信。
  • 9、〈书〉(文字)错误;舛误:校订粗疏,~甚多。
  • 10、1.亦作"讹窜"。 2.讹误杂厕。
  • 11、1.亦作"讹错"。 2.错误。
  • 12、1.谓蠹蚀错讹。
  • 13、〈书〉讹脱。
  • 14、1.见"讹夺"。
  • 15、1.谓为妖术所惑。
  • 16、1.不正的风习。
  • 17、1.误称。
  • 18、1.荒诞虚幻。
  • 19、1.亦作"讹混"。 2.讹错混乱。
  • 20、1.亦作"讹火"。 2.怪火。 3.指磷火。
  • 21、1.错乱的简策。
  • 22、〈方〉讹诈。
  • 23、1.误谬失实。
  • 24、1.错误和脱漏。

订讹的相关查询

订讹的意思解释、订讹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