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ū zhuànɡ  ]
  • ㄕㄨ ㄓㄨㄤˋ
  • GQT UDY

殊状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形状不同。谓情况不同。

引证解释

⒈  谓形状不同。

汉 王充 《论衡·讲瑞》:“骨法不同,姓名不等,身形殊状,生出异土。”
南朝 梁 丘迟 《旦发渔浦潭》诗:“诡怪石异象,崭絶峯殊状。”
唐 杜甫 《封西岳赋》:“忽风翻而景倒,澹殊状而异色。”

⒉  谓情况不同。

宋 楼钥 《送张定叟镇襄阳》诗:“今虽居上游,事与古殊状。”

殊状(shu zhuang)同音词

  • 1、书状[shū zhuànɡ ]

    1.信札。

  • 2、树桩[shù zhuānɡ ]

    1.树木砍伐或死亡后残留在地上直立的一段。

  • 3、束装[shù zhuānɡ ]

    1.收拾行装。

  • 4、熟状[shú zhuànɡ ]

    1.唐宋文书制度,有关军国大事,由三省议定,面奏,获旨。关于任免平常事项,以书面奏请,称为熟状。获可即下中书撰命,门下审读,然后由尚书奏行。

  • 5、梳妆[shū zhuānɡ ]

    梳洗打扮:晨起梳妆毕|对镜巧梳妆。

  • 6、蜀庄[shǔ zhuānɡ ]

    1.指汉蜀郡庄遵。

殊状词语接龙

  • 1、①情况;状况:心理状态不佳|处于瘫痪状态。 ②物质系统所处的状况,对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可用不同的一组物理量来描述相应物质系统的状态。如质点作机械运动时,可用质点的位置、动量等来描述其机械运动状态;由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组成的系统,可用温度、压强、体积等来描述其热学状态。状态也指物质的各种聚集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等。
  • 2、1.即状元。 2.诉讼原告人。
  • 3、1.描绘事物。
  • 4、1.描绘。
  • 5、1.犹状式。
  • 6、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性状的程度等的修饰成分。如在“山很高”、“爽快地答应了”、“晚上看电视”、“在学校读书”中,“很”、“爽快地”、“晚上”、“在学校”即是状语。
  • 7、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比喻一定范围内成绩最好的:状元及第|高考状元|行行出状元。
  • 8、1.具状招认。
  • 9、1.印有规定格式供写诉状用的纸。 2.诉状。
  • 10、1.诉讼的呈文。
  • 11、1.即副词。
  • 12、1.即状子。
  • 13、1.呈报的公文。 2.诉讼的呈文。
  • 14、1.状子。
  • 15、1.状牒的副本。
  • 16、1.递状控告。
  • 17、1.犹缘故。
  • 18、1.情况,状态。 2.指症状﹐症候。
  • 19、1.行迹;事迹。
  • 20、1.供词。
  • 21、情形,呈现出来的样子:生活状况。
  • 22、1.形似。 2.形状和种类。
  • 23、1.行状之大略。
  • 24、1.见"状貌"。

殊状的相关查询

殊状的意思解释、殊状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