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īnɡ jiǎn  ]
  • ㄅ一ㄥ ㄐ一ㄢˇ
  • UI AJU

冰茧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冰蚕所结的茧。常用作普通蚕茧的美称。

引证解释

⒈  冰蚕所结的茧。常用作普通蚕茧的美称。

唐 王起 《冰蚕赋》:“蚕事登矣,必因之而剖冰茧。”
宋 范成大 《咏吴中二灯·琉璃毬》:“龙综繅冰茧,鱼文缕玉英。”
明 刘基 《琴歌赠刘元明》:“龙门独树冰茧弦,空林霜清鸣暗泉。”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再用秋水轩旧韵》:“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澹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

冰茧(bing jian)同音词

  • 1、禀缣[bǐnɡ jiān ]

    1.泛指粮饷。

  • 2、禀见[bǐnɡ jiàn ]

    1.亦作"禀见"。 2.谓晋谒在上者。

  • 3、并肩[bìnɡ jiān ]

    ①肩膀挨着肩膀:并肩而行。 ②同等;齐列:不可并肩而论。 ③比喻协作行动,共同努力:并肩战斗。

  • 4、并兼[bìnɡ jiān ]

    1.兼并;吞并。

  • 5、并剪[bìnɡ jiǎn ]

    1.见"并州剪"。

  • 6、冰蠒[bīnɡ jiǎn ]

    1.冰茧。蠒,同"茧"。

  • 7、冰鉴[bīnɡ jiàn ]

    ①光洁如冰的镜子,比喻明察秋毫。 ②指明月:绛河冰鉴朗。

  • 8、炳见[bǐnɡ jiàn ]

    1.明察。

  • 9、并翦[bìnɡ jiǎn ]

    1.见"并州剪"。

  • 10、丙鉴[bǐnɡ jiàn ]

    1.明察。丙,通"炳"。

冰茧词语接龙

  • 1、1.犹茧瓮。指大蚕茧。
  • 2、1.谓蚕事欠丰。
  • 3、1.古代民俗,于正月十五日夜,抟米﹑麦粉若茧状,书事置于其中,以占一年之事,谓之"茧卜"。
  • 4、1.吐丝做茧之蚕。
  • 5、柞丝绸的旧称。
  • 6、1.牛犊。
  • 7、1.汉时上林苑内观名。
  • 8、1.饲蚕之馆。
  • 9、1.声气低微貌。
  • 10、1.形容牛角初生之状。言其形小如茧似栗。 2.借指牛犊。 3.指植物的幼芽或蓓蕾。 4.古以小牛祭祀,因以"茧栗"泛指祭品。
  • 11、1.犹蛾眉。形容妇女眉毛秀美。多代指美女。
  • 12、1.官府所征的有关丝麻的赋税。
  • 13、1.蚕丝。 2.泛指赋税。敛赋如抽丝于茧,故云。 3.指正月十五日夜以米﹑麦粉抟制的面茧。
  • 14、1.饧糖的一种。大如枣核,两头尖,形似茧,故称。
  • 15、1.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园客者,济阴人……常种五色香草,积十余年,服食其实,忽有五色蛾集香草上,客荐之以布,生华蚕焉,至蚕时,有一女自来助养蚕,以香草食之,得茧一百二十枚,茧大如瓮,每一茧缫六七日丝方尽。"后因以"茧瓮"指大蚕茧。
  • 16、1.丝织物。
  • 17、1.蚕初作茧时在茧外所吐的散丝。 2.以蚕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 18、1.用蚕茧制作的纸。
  • 19、茧子1〈方〉蚕茧 。 茧子2 [jiǎn·zi]同‘趼子’。
  • 20、栗犊1.牛犊。比喻幼弱无能之人。
  • 21、栗角1.小牛之角。形容东西细小。
  • 22、丝牛毛形容功夫细密。
  • 23、健讼1.《易.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孔颖达疏:"犹人意怀险恶,性又刚健,所以讼也。"后人误将"健讼"连读,用以称好打官司。参阅宋洪迈《容斋四笔.健讼之误》。
  • 24、健谈善于说话,经久不倦。

冰茧的相关查询

冰茧的意思解释、冰茧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