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ūn zǔ  ]
  • ㄗㄨㄣ ㄗㄨˇ
  • SUS WWE

樽俎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盛酒食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指宴席。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盛酒食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越樽俎以代无知之庖,舍绳墨而助伤手之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辞了 法聪,别了夫人,把樽俎收拾起。”

⒉  指宴席。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仲尼 闻之曰:‘夫不出於樽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 晏子 之谓也,可谓折衝矣。’”
宋 王安石 《寄郎侍郎》诗:“久愿作公樽俎客,恨无三亩斲蓬蒿!”
陈毅 《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看我公樽俎折强权,期赢获。”

国语辞典

⒈  盛酒食的器具。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三国演义·第二一回》:「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⒉  借指宴饮、宴席。

南朝陈·徐陵〈册陈公九锡文〉:「公论兵于朝堂之上,决胜于樽俎之闲。」

樽俎(zun zu)同音词

  • 1、尊俎[zūn zǔ ]

    1.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尊﹐盛酒器;俎﹐置肉之几。 2.常用为宴席的代称。

  • 2、鐏俎[zūn zǔ ]

    1.樽俎。借指宴席﹐宴会。

樽俎词语接龙

  • 1、俎和豆。古代祭祀时盛食物的礼器。引申为祭祀、奉祀:俎豆之事|死乃俎豆之。
  • 2、1.剁成肉酱。 2.肉酱。
  • 3、1.见"俎几"。
  • 4、1.亦作"俎机"。 2.俎形如几,故称。古代祭祀﹑燕飨时所用的礼器。 3.俎形如几,故称。切肉用的砧板。
  • 5、1.俎足中央的横木。
  • 6、1.俎上所盛祭献的食品。
  • 7、1.指祭祀用食品。因牲体置于俎上,故称。
  • 8、1.指祭祀时呈献的珍馐美味。因置于俎上,故称。
  • 9、上肉1.砧板上的肉,谓任人宰割,无可逃避。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后因以"俎上肉"比喻任人欺压蹂躏而无力反抗者。
  • 10、樽折冲指在会盟的席上或外交谈判中制胜对方。
  • 11、顇蹙1.憔悴不安。
  • 12、顇枯1.枯竭。
  • 13、顇奴1.羸弱的奴仆。
  • 14、顇族1.贫贱之族。
  • 15、綷蔡1.同"綷縩"。
  • 16、綷縩1.象声词。衣服摩擦声。
  • 17、綷粲1.同"綷縩"。
  • 18、綷疏1.五彩的刻画雕饰。
  • 19、綷咏1.犹合唱。
  • 20、倅介1.佐贰官。
  • 21、倅马1.副马,备用之马。 2.驸马都尉的别称。
  • 22、倅毛1.粹毛,纯色之毛。倅,通"粹"。
  • 23、倅然1.猝然,一下子。倅,通"猝"。
  • 24、倅厅1.州郡副职官员办公处所。

樽俎的相关查询

樽俎的意思解释、樽俎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