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ù tínɡ  ]
  • ㄅㄨˋ ㄊ一ㄥˊ
  • I OT

不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不朝于王庭者;不朝于王庭。无道;叛逆。不出门庭。

引证解释

⒈  不朝于王庭者;不朝于王庭。

《左传·隐公十年》:“以王命讨不庭。”
杜预 注:“下之事上皆成礼於庭中。”
杨伯峻 注:“庭,动词,朝于朝庭也。九年《传》云‘ 宋公 不王’故此云以讨不庭。此不庭为名词,义为不庭之国。”
《汉书·赵充国传》:“鬼方 宾服,罔有不庭。”
颜师古 注:“庭,来帝庭也。”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於是内修政事,外讨不庭,而復有 文、武 之境土。”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当 尧 时, 三苗 不庭,遏絶其世,窜之 三危,其遗种尚在。”

⒉  无道;叛逆。

《诗·大雅·韩奕》:“榦不庭方,此佐戎辟。”
毛 传:“庭,直也。”
《国语·周语中》:“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韦昭 注:“庭,直也。虞,度也。不直,犹不道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昔吾前王有不庭之臣,以能遂疑计,不陷於大难。”
《明史·西域传一·吐鲁番》:“事干国体,不可不慎。况此贼倔强无礼,久蓄不庭之心。”
陈毅 《和郭副司令并呈朱总司令以志其亲临南线之快》:“首夏清和花事残,为讨不庭向 江 南。”

⒊  不出门庭。一说,庭当读为“逞”。不逞,不快。见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庄子》。

《庄子·山木》:“庄周 反入,三月不庭。”

国语辞典

⒈  不朝于王庭,指背叛的诸侯不来朝贡。晋·杜预·注:「下之事上皆成礼于庭中。」也作「不亭」。

《左传·隐公十年》:「以王命讨不庭。」

⒉  不直。也作「不亭」、「弗庭」。

不庭(bu ting)同音词

  • 1、捕厅[bǔ tīnɡ ]

    1.清代州县官署中的佐杂官,如吏目﹑典史等。因有缉捕之责,故称。

  • 2、簿厅[bù tīnɡ ]

    1.主簿办公的官署。

  • 3、簿听[bù tīnɡ ]

    1.主簿办公的官署。听﹐通"厅"。

  • 4、不听[bù tīnɡ ]

    1.谓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2.不允许。 3.不定罪。

  • 5、不廷[bù tínɡ ]

    1.同"不庭"。

不庭词语接龙

  • 1、1.在朝廷上辩论。庭,通"廷"。
  • 2、1.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
  • 3、1.古代贵族宴饮时监礼之官。 2.法院开庭时主持审判的官员。
  • 4、1.庭阶。 2.庭院。
  • 5、1.亦作"庭皋"。 2.亭皋。水边的平地。庭,通"亭",平。 3.厅事,府署。
  • 6、1.古代指家训文字。亦泛指家教。
  • 7、1.指府署。
  • 8、1.犹门户。喻指某种造诣﹑境界。 2.官署。 3.泛指庭院。 4.犹门庭;门户。
  • 9、1.犹朝会。谒见天子。
  • 10、1.古代相传为高阳氏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见《左传.文公十八年》。详"八恺"。
  • 11、1.珠庭日角。谓人的天庭圆满。旧时认为是大贵之相。
  • 12、1.堂前的台阶。 2.庭院。
  • 13、1.庭燎。
  • 14、1.公堂判决。
  • 15、1.庭园中的树木。
  • 16、1.宫庭内。
  • 17、1.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
  • 18、1.庭中陈列。
  • 19、1.在朝廷上当众评议。庭,通"廷"。
  • 20、1.厅堂。
  • 21、1.朝廷。庭,通"廷"。
  • 22、1.犹庭园。
  • 23、1.庭阶。 2.庭院。
  • 24、1.承受父亲的教诲。典出《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2.趋庭参拜。

不庭的相关查询

不庭的意思解释、不庭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