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uè jù  ]
  • ㄩㄝˋ ㄐㄨˋ
  • TLO NDJ
  • 名词

粤剧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中国广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用广州话演唱,主要流行于说粤语的地区。

Guangdong opera;

引证解释

⒈  我国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 广东、广西 的粤语地区和 香港、澳门 等地。 东南亚、欧洲、美洲、澳洲 华侨居住地区也常有演出。为我国南方一大剧种。腔调以梆子、西皮、二黄等为主。

国语辞典

⒈  流行于说粤语地区的剧种。如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及华侨聚居之地。明清两代弋阳腔、皮黄、昆腔等相继流传到广东,清初出现广东本地班,融合诸腔,并吸收广东民间音乐及流行曲调,于雍正前后汇合形成粤剧。用广东话演唱,极具地方色彩。唱腔以梆子、二黄、西皮为主,脚色有生、旦、文武生、武生、公脚、小武等,服装华丽考究。剧码取材自传统戏曲、外国电影或西洋名剧,涵容性极大,为粤剧的一大特色。

粤剧(yue ju)同音词

  • 1、趯鞠[yuè jū ]

    1.古代军中习武之戏。类似今之足球运动。又称"蹴鞠"。

  • 2、越局[yuè jú ]

    1.谓超越自己职掌的部分。

  • 3、越橘[yuè jú ]

    1. 植物名。杜鹃花科,越橘属。常绿矮生半灌木,叶卵形,表面光滑,总状花序,花冠钟形,白色或粉红色,浆果暗赤色,味酸微甜,可以吃。

  • 4、越剧[yuè jù ]

    戏曲剧种。流行于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清末由浙江嵊县一带的曲艺落地唱书发展而成。初名“小歌班”、“的笃班”,曾名“绍兴文戏”。1923年起出现全部由女演员演出的剧团,称“女子文戏”,并逐渐取代男班。1938年改名“越剧”。40年代进行改革。主要唱腔有四工腔、尺调腔、弦下腔等。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

  • 5、跃居[yuè jū ]

    1. 跨过某个阶段,跃升为 [某个地位]。

  • 6、阅具[yuè jù ]

    1.谓考察﹑检阅其事,看其是否准备充足。

  • 7、约居[yuē jū ]

    1.谓居于贫困。

  • 8、彟矩[yuē jǔ ]

    1.尺度;法度。

  • 9、月局[yuè jú ]

    1.风月场。指妓院。

粤剧词语接龙

  • 1、戏剧作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以及舞台指示组成。
  • 2、1. 急剧的变化。
  • 3、1.重地。
  • 4、1.七面相通的大道。
  • 5、1.汉尚书属吏。 2.泛指政务繁剧的郎官曹吏。
  • 6、供演出戏剧、歌舞、曲艺等用的场所 。
  • 7、1.严重的过失。
  • 8、1.亦作"剧辞"。 2.台词。
  • 9、1.见"剧词"。
  • 10、1.犹剧贼。
  • 11、1.犹劲敌。
  • 12、1.险阻之地。 2.繁杂难治之地。
  • 13、1. 陡跌。
  • 14、毒性极强:剧毒药品。
  • 15、1.疾读,流畅地朗读。
  • 16、1.大恶。 2.指大坏人。
  • 17、1.繁剧。亦指繁杂的事务。
  • 18、1.指繁忙的事务。
  • 19、1.严寒。
  • 20、1.行事粗鲁暴烈的汉子。有时指流氓﹑无赖。
  • 21、1.大郡,政务繁剧的州郡。
  • 22、1. 极端口渴症,为某些疾病(包括狂噪-抑郁精神病)的特征。
  • 23、1.谓讲述烦难。
  • 24、1.犹剧贼。

粤剧的相关查询

粤剧的意思解释、粤剧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