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ī xiàn  ]
  • ㄒ一 ㄒ一ㄢˋ
  • WGKW EGC ( s h è -)

歙县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在安徽省东南部、新安江上游,皖赣铁路经过境内。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人口58万(1993年)。地处黄山地区,特产有黄山毛峰、老竹大方茶和徽墨、歙砚等。名胜古迹有太白楼、许国石坊、太平桥、长寿寺塔、陶行知纪念馆等。

歙县(xi xian)同音词

  • 1、舃咸[xì xián ]

    1.亦作"舄咸"。同"舃卤"。

  • 2、莃莶[xī xiān ]

    1.即豨莶。草名,又名猪膏莓。可制药丸或药酒。

  • 3、习闲[xí xián ]

    1.犹闲汉。

  • 4、隙嫌[xì xián ]

    1.亦作"?嫌"。 2.怨仇。

  • 5、系衔[xì xián ]

    1.旧官吏原职外别加的称呼名号;所挂的官衔。

  • 6、羲献[xī xiàn ]

    1.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的并称。

  • 7、饩献[xì xiàn ]

    1.指禾﹑米﹑牲﹑肉和雉雁等。

  • 8、锡羡[xī xiàn ]

    1.谓神明多多赐福。常用于祈求子嗣。

  • 9、豨莶[xī xiān ]

    1.药草名。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医以全草入药,有祛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 10、希仙[xī xiān ]

    1.思慕成仙。

歙县词语接龙

  • 1、1.恶霸。
  • 2、1.县与鄙。均古代行政区划之名。 2.泛指所属之县与鄙。
  • 3、1.爵名。晋代侯﹑伯﹑子﹑男皆封以县;历代因之。南朝陈始加开国二字,称为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元有县子﹑县男﹑无县伯。明废。
  • 4、1.垂帘。指小户人家。
  • 5、1.一县之行政长官。秦汉时人口万户以上的称县令,万户以下的称"县长"。唐宋以后有所更改,至民国时,又改称"县长"。
  • 6、1.谓上下陡坡时牵引车身。 2.古代指黄昏前的一段时间。 3.悬置其车。谓辞官致仕。 4.指致仕之年,一般为七十岁。
  • 7、1.官名。秦汉于诸县置丞,以佐令长,历代因之。
  • 8、1.县治所在的城镇。
  • 9、1.驿传。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匹车辆。
  • 10、1.指钟磬等悬挂乐器。
  • 11、1.鹑鸟尾秃,似衣衫褴褛。因以"县鹑"形容衣服破烂。
  • 12、1.县和道。汉制,邑有少数民族杂居者称道,无者称县。 2.通行全县或县与县之间的道路。
  • 13、1.汉时西域山名。其山溪谷不通,以绳索悬缒而过,故名。
  • 14、1.凭空臆断。
  • 15、1.缺乏。
  • 16、1.亦作"县法"。 2.古代公布法令,皆悬在阙下,使众周知,故称颁布法令为"县法"。
  • 17、1.亦作"县份"。 2.即县。但不与专名连用。
  • 18、1.见"县分"。
  • 19、1.古制庶人死后以绳束棺下穴覆土埋葬,称"县封"。
  • 20、1.指县衙发出的文书。多为拘捕传讯等事。
  • 21、1.远隔。 2.悬殊,相差极远。
  • 22、1.春秋时,楚君称王,其县大夫亦僭称公。 2.爵名。晋时始置县公之爵,历代因之,亦谓之开国县公,明以后废。
  • 23、1.悬赏征求。
  • 24、1.古代庙堂用的大鼓。 2.比喻海涛轰鸣。

歙县的相关查询

歙县的意思解释、歙县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