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uó fènɡ  ]
  • ㄉㄨㄛˊ ㄈㄥˋ
  • DF WDWG

夺俸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官吏因过失而被罚扣其俸禄。

引证解释

⒈  官吏因过失而被罚扣其俸禄。

《金史·世宗纪中》:“又以臺臣徇势偷安,畏忌不敢言,夺俸一月。”
《明史·黄尊素传》:“疏入, 魏忠贤 大怒,谋廷杖之。 韩爌 力救,乃夺俸一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义仆》:“李 挺身自认,谓主人初不知情,大吏胁以三木, 李 执辞如初,因论 李 大辟,罪某夺俸而已。”

夺俸(duo feng)同音词

  • 1、躲风[duǒ fēnɡ ]

    1.犹言避风头。

  • 2、掇蜂[duō fēnɡ ]

    1.《太平御览》卷九五○引汉刘向《列女传》:"尹吉甫子伯奇至孝事后母。母取蜂去毒,系于衣上,伯奇前欲去之,母便大呼曰:'伯奇牵我。'吉甫见疑之,伯奇自死。"后因以"掇蜂"为离间骨肉之典。

夺俸词语接龙

  • 1、1.记载官吏薪俸的簿书。
  • 2、1.元明时官吏俸金或以钱币支付,称俸钞。元初官吏均无俸禄,中统三年定百官俸,并另向民户征收。
  • 3、1.俸禄和所得的赏赐。
  • 4、1.作为俸禄支付的缎匹。
  • 5、1.俸禄;薪金。
  • 6、1.泛指官员和官役工的薪俸。
  • 7、1.唐宋时替官府收税,并领取薪俸的富户。
  • 8、1.积蓄的俸金。
  • 9、1.官吏的薪金。
  • 10、1.作为俸禄支付的绢。
  • 11、1.俸银和养廉银的合称。
  • 12、1.犹俸米。
  • 13、1.唐宋官员除俸禄外,又给食料﹑厨料等(折成钱钞谓之料钱),二者合称"俸料"。
  • 14、1.俸金与禄米。亦泛指俸禄。 2.旧指学官的俸禄与廪生的膳食津贴。
  • 15、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 16、1.旧时官吏任职满一定年限后,得依例升调,称为"俸满"。
  • 17、1.旧时京官的俸禄,以米支给者谓之俸米。
  • 18、1.官吏所得的薪金。也写作"奉钱"。
  • 19、1.官吏担任某一职务时间较短,资历较浅。参见"俸深"。
  • 20、1.犹俸赐。请,通"?",受赐。
  • 21、1.领取俸禄的凭证。
  • 22、1.官员的俸禄收入。
  • 23、1.泛指作为俸禄的钱物。
  • 24、1.官吏担任某一职务时间较久,资历较深。

夺俸的相关查询

夺俸的意思解释、夺俸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