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ū xì shí fān  ]
  • ㄘㄨ ㄒ一ˋ ㄕˊ ㄈㄢ
  • OE XL FG TOL

粗细十番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一种锣鼓与丝竹兼用的合奏乐名,起于明末,盛行江南,今仍流行于福建、江苏、浙江等地。十番即十番鼓,又称十番锣鼓,又有十不闲、十样锦等名称。

引证解释

⒈  一种锣鼓与丝竹兼用的合奏乐名,起于 明 末,盛行 江 南,今仍流行于 福建、江苏、浙江 等地。十番即十番鼓,又称十番锣鼓,又有十不闲、十样锦等名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十番鼓﹞是乐不用小锣、金锣、鐃鈸、号筒,祇用笛、管、簫、絃、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故名十番鼓。番者,更番之谓。有《花信风》、《双鸳鸯》、《风摆荷叶》、《雨打梧桐》诸名。后增星鈸器,輒不止十种……若夹用锣、鐃之属,则为粗细十番。”

粗细十番词语接龙

  • 1、1.翻案。
  • 2、1. 旧指外国或外族。
  • 3、1.服役的士兵。 2.外族军队。
  • 4、1.旧时对流入我国的外国银元的俗称。
  • 5、1.旧称来华贸易的外国商船。
  • 6、1.指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地区。亦指外国。《宣和画谱.胡瓌》载五代胡瓌有《番部牧马图》﹑《番部射雕图》等。
  • 7、西餐的旧称:~馆。
  • 8、1.昌盛。
  • 9、1.沉香的一种。
  • 10、1.更番列阵。
  • 11、1.依次。 2.分批轮流。
  • 12、1.轮流更换。
  • 13、1.明清时官府当值的捕役。
  • 14、1.指少数民族地区或外国。
  • 15、1.轮番的次第。
  • 16、1.篱笆编筑成的围墙。
  • 17、1.一次又一次。 2.次次;事事。参见"番番是福"。
  • 18、1.旧时对外国银元的俗称。主要指有人头像的西班牙"本洋"。
  • 19、1.番银。
  • 20、1.轮值巡夜。
  • 21、〈方〉南瓜。
  • 22、1.隋唐时典仪礼唱赞官员的别称。 2.外国的官员。
  • 23、1.外族与汉族。 2.外族的汉子。
  • 24、部队的编号。

粗细十番的相关查询

粗细十番的意思解释、粗细十番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