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ì shàn  ]
  • 一ˋ ㄕㄢˋ
  • NA EUU

异膳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珍馐美味。

引证解释

⒈  指珍馐美味。

《三国志·魏志·武宣卞皇后传》“尊后曰皇太后,称 永寿宫”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太后幸第请诸家外亲,设下厨,无异膳。太后左右,菜食粟饭,无鱼肉。其俭如此。”
《北史·李迁哲传》:“信州 先无仓储,军粮匱乏……时有异膳,即分赐兵士。”

异膳(yi shan)同音词

  • 1、翊善[yì shàn ]

    1.辅翼人之善行。 2.官名。唐太子官属有赞善大夫,宋改为翊善,于亲王府置之,掌侍从讲授。明太子官仍称赞善,王府官有纪善。

  • 2、衣襂[yī shān ]

    1.衣衫。

  • 3、衣衫[yī shān ]

    1.单衣。亦泛指衣服。

  • 4、一善[yí shàn ]

    1.一种善行;一种美德。

  • 5、逸赡[yì shàn ]

    1.超逸丰赡。

  • 6、异善[yì shàn ]

    1.特别美好。 2.特出的善行。

  • 7、移山[yí shān ]

    1.移动山岳。典出《列子.汤问》所载北山愚公举家移太行﹑王屋二山的寓言。后多以比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干到底的顽强决心或称颂有志者事竟成的坚毅精神。

  • 8、移善[yí shàn ]

    1.谓推其善行。

  • 9、夷芟[yí shān ]

    1.本指以钩镰贴地割草﹐引申为铲除;删除。

  • 10、峄山[yì shān ]

    古称“邹峄山”、“邾峄山”。在山东省邹城市东南。主峰五华峰,海拔555米。山多奇峰怪石,陡峭峻拔,岩洞幽深,风景优美。秦始皇曾登此山,命李斯刻石记功,世称“峄山石刻”。还有白云洞、居龙洞、玉帝洞、朝天泉等名胜。

异膳词语接龙

  • 1、1.古官署名。掌祭器﹑牲豆﹑酒膳及藏冰等事。《周礼.天官》冢宰之属有膳夫﹑凌人二职。晋有左右士曹﹐北齐改左士为膳部郎。唐设膳部郎中﹑员外郎﹐属礼部。明改膳部为精膳司。清末始废。
  • 2、1.御膳房的省称。掌帝王膳食之所。
  • 3、1. 吃饭所花费的费用。
  • 4、1.古官名。掌宫廷的饮食。
  • 5、1.饮食和服用。亦泛指衣食所需。
  • 6、1.宫廷中贮藏食物的府库。
  • 7、1.泛指食物。
  • 8、1.食物之荤辛者。
  • 9、1.清代皇帝预备召见人员时所递的职名牌。因于皇帝用膳时呈递﹐故称。
  • 10、1.指日常进用的饭菜。
  • 11、宿1.吃饭和住宿。
  • 12、1.饭堂﹐食堂。
  • 13、1.美味的食品。
  • 14、1.犹饮食。
  • 15、1.古官名。犹膳夫。掌宰割牲畜以及膳食之事。
  • 16、纔此1.方才。
  • 17、纔待1.方欲。
  • 18、纔方1.犹方才。
  • 19、纔刚1.刚才。
  • 20、纔可1.恰好。
  • 21、纔恰1.犹刚才。
  • 22、纔然1.犹刚刚。
  • 23、纔则1.方才。
  • 24、纔属1.仅能连续。形容声气微弱乏力。

异膳的相关查询

异膳的意思解释、异膳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