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毫无掩饰的表露;也指暴露,无遮盖;露在外面,没有东西遮盖。
英expose; bare;
⒈ 脱下上衣,露出身体。
引《北齐书·王昕传》:“武帝 或时袒露,与近臣戏狎,每见 昕,即正冠而敛容焉。”宋 何薳 《春渚纪闻·寺认法属黑子如星》:“每暑月,袒露竹阴间。”
⒉ 暴露,无遮盖。
引康濯 《水滴石穿》第一章:“﹝男人﹞看见了袒露在斜坡根底的一楼上的情景,就对着下面吆喝。”
⒊ 毫无掩饰的表露。
引林雨 《刀尖》:“这是一位革命战士宽大胸怀的袒露。”
⒈ 裸露。
引《北史·卷二四·王宪传》:「武帝或时袒露,与近臣戏狎。」
to expose, to bare
1.水中陆地。《庄子.至乐》:"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随行列而止,委蛇而处。"成玄英疏:"坛陆,湖渚也。"郭庆藩集释:"坛,本作'澶',音但,水沙澶也。"一说坛应读作坦,坛陆,谓广阔的大地,犹坦陆。见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庄子》。
1.贪图财贿。
1.贪恋禄位。
1.急于赶路。
1.敞开,显露。
1.烧木炭的炉子。
1. 探明道路。如:你先去探探路,我们随后就来。
袒露的意思解释、袒露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