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iàn xí  ]
  • ㄅ一ㄢˋ ㄒ一ˊ
  • WGJ NU

便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熟悉;熟习。

⒉  引申为习惯。

引证解释

⒈  熟悉;熟习。

《后汉书·孔奋传》:“郡多 氐 人,便习山谷。”
《后汉书·段颎传》:“熲 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⒉  引申为习惯。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有 羚羊洞 ……独主巖者,藏贮其中,来往如猱,亦野性便习然也。”
《金史·舆服志上》:“加以后世便习骑乘,车用盖寡。”

⒊  君主左右受宠幸的近臣、后妃。

《战国策·楚策三》:“张子 中饮,再拜而请曰:‘非有他人於此也,愿王召所便习而觴之。’王曰:‘诺。’乃召 南后、郑褏 而觴之。”
清 唐甄 《潜书·得师》:“声色之好絶,左右便习不从,困苦忧思,自悔其过。”

⒋  阿谀奉承。

《魏书·萧衍传》:“直以趋驰便习,见爱 尒朱,小人叨窃,遂忝名位。”
清 张穆 《海疆善后宜重守令论》:“今督抚保举,十九皆趋走便习之人。”

便习(bian xi)同音词

  • 1、辩析[biàn xī ]

    1.辨别分析。辩﹐通"辨"。 2.辩解分说。 3.分别﹐区别。辩﹐通"辨"。

  • 2、便席[biàn xí ]

    1.比较简便的宴席。

  • 3、辩晰[biàn xī ]

    1.聪慧明理。 2.分辩清楚﹐分辩明白。

  • 4、边隙[biān xì ]

    1.亦作"边?"。 2.犹边衅。 3.边防的疏漏薄弱之处。

  • 5、辨析[biàn xī ]

    辨别分析:词义~ㄧ~容易写错的字形。

  • 6、辨悉[biàn xī ]

    1.犹辨识。

  • 7、辨晰[biàn xī ]

    1.辨析﹐分析。 2.分辩明白。辨﹐通"辩"。

便习词语接龙

  • 1、1.亲近。
  • 2、1.谓受某种习气所感染。 2.指坏习惯。
  • 3、1.熟悉。
  • 4、1.练习武事。
  • 5、1.谓练习举止,整饬仪表。
  • 6、1.熟练工整。
  • 7、①习惯,风尚:社会习尚。 ②崇习:竞相习尚|道家习尚玄虚,蔑弃礼教。
  • 8、1.谓逐渐形成而难以改变的认识。 2.熟知。
  • 9、1.熟悉法制的人。《管子.任法》:"故圣君置仪设法而固守之,然故谌杵习士﹑闻识博学之人,不可乱也。"尹知章注:"习士,谓习法之士。"一说,谓俗士。
  • 10、1.谓熟谙事理。
  • 11、1.犹熟悉,熟知。 2.犹惯常。言对某事物看熟听熟,不以为奇。
  • 12、1.谓熟习水性。
  • 13、1.学习诵读。
  • 14、习惯,风俗:乡间习俗|彼邦本倔强,习俗多骄矜。
  • 15、1.犹故态。
  • 16、1.犹旧套,老套。
  • 17、1.教学上供练习用的题目。
  • 18、1.研习玩索。 2.因习见而不加注意。
  • 19、1.常闻。
  • 20、1.练习武事;练习武艺。
  • 21、①形容微风吹拂:凉风习习。 ②形容鸟飞来飞去:林有鸟兮其羽习习。 ③拟声词:溪流潺潺雨习习。
  • 22、1.犹言亲近,熟悉。
  • 23、1.犹闲汉。
  • 24、1.行乡饮酒礼。

便习的相关查询

便习的意思解释、便习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