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ào tiē  ]
  • ㄉㄠˋ ㄊ一ㄝ
  • WGC MHKG
  • 动词

倒贴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本应得到钱物的人反过来拿出钱、物等给人。

不但没赚,结果还倒贴了几个。

pay for the upkeep;

引证解释

⒈  特指女子以财物贴补所恋男子,供其使用。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我走将来自上门,家业家私待你六亲,肥马轻裘待你一身,倒贴了奩房和你为眷姻。”
《官场现形记》第五一回:“利钱摺子,又抵不了罚款,怎么会被底下人骗去?不要是倒贴了底下了罢?”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把我气死,你好去倒贴儿?甭打算,我还得活些年呢!”

⒉  泛指该收的一方反向该付的一方提供财物或费用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既然是倒贴了他膏火教出来的,也要念念这个学出本事的源头。”
郭沫若 《归去来·痈》:“倒贴邮票二分奉送。”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四章:“踫到缺吃没烧的病人,就连倒贴药费车费也高兴。”

国语辞典

⒈  俗称女子与男子恋爱而供给他金钱称为「倒贴」。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肥马轻裘,待你一身,倒贴了奁房和你为眷姻。」

⒉  未得到应该获得的利益,反而还要出钱。也作「倒赔」。

《文明小史·第三四回》:「这班人气极,白费功夫不算,又倒贴了本钱,万分懊恼。」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然而既然是倒贴了他的膏火教出来的,也要念念这个学得本事的源头。」

倒贴(dao tie)同音词

  • 1、叨飻[dāo tiè ]

    1.即饕餮。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比喻贪婪凶恶的人。

  • 2、叨贴[dāo tiē ]

    1.犹贴补﹑沾光。

倒贴词语接龙

  • 1、1. 用以组合成大梁或叠层梁的几块部件之一(如厚木板或铁板)。
  • 2、1.亏本。
  • 3、1.缝于衣服或其它织物制品里子边缘处的窄条。
  • 4、用钱给以帮助:贴补家用|用救济款贴补受灾人家。
  • 5、1.贴换钱钞。
  • 6、1.垫衬。 2.指垫衬的东西。
  • 7、1.贴紧承接。
  • 8、1.科举考试时,凡有夹带﹑冒名顶替及试卷违式者被摈斥场外,不准考试。 2.商业用语。因买卖而产生的差额,须找出的款项,称为贴出。
  • 9、1.戏剧脚色名。指同一剧中扮演次要角色的旦角。
  • 10、1.谓贴近地面。
  • 11、1.典质;典押。
  • 12、1.犹合拍。不走调。
  • 13、1.对于量刑失当而轻判者,加重处罚或罚款以结案。
  • 14、1.明宣德六年,因江南农民运粮到北方各仓,往返需时几近一年,有误生产,改令农民送粮至淮安﹑瓜州,交付卫所官军北运。农民向官军补贴路费和耗米,称贴兑。
  • 15、1.贴着耳朵。 2.垂着耳朵。驯服顺从的样子。
  • 16、1.古代门两旁的长木。
  • 17、1.佐助防守。 2.清绿营兵千把总的副职。
  • 18、1.贴补耗费。
  • 19、1.旧时的一种陋俗。指女子在家人的纵容下私通男子以图钱财。
  • 20、1.紧贴着;黏附着。 2.服帖;顺从。
  • 21、1.驯顺;服帖。 2.平贴,平服。 3.舒坦。
  • 22、1.修改。
  • 23、1.张贴悬挂。
  • 24、1.谓拉拢男女双方作不正当的结合。

倒贴的相关查询

倒贴的意思解释、倒贴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