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uān yínɡ  ]
  • ㄏㄨㄢ 一ㄥˊ
  • CQW QB
  • 动词

欢迎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高兴地迎接来访者。

僮仆欢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他们欢迎旅行的人们归来。

welcome;

⒉  诚心希望;乐意接受。

张开双臂欢迎这个组的到来。

favorably receive;

引证解释

⒈  高兴地迎接。

晋 陶潜 《归去来辞》:“僮僕欢迎,稚子候门。”
元 耶律楚材 《再过晋阳独五台开化二老不远迎》诗:“道士欢迎捧林果,儒冠远迓挈壶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民间闻其军过,知其能爱百姓,无不安堵欢迎。”
茅盾 《追求》三:“呀,呀,欢迎之至,我忘记请你了。”

⒉  乐于接受;高兴地盼望。

毛泽东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一》:“广大的贫农和下中农欢迎合作社。”

如:欢迎投稿;欢迎批评。

⒊  懽迎:高兴地迎接。

金 国偁 《玉虚观记》:“师之乡里道俗闻其来也,千百相率前十餘舍遮道懽迎,不令他适。”
清 缪艮 《泛湖偶记》卷二:“有人啟户,笑口懽迎。”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湘 军到处,秋毫不犯,故受士民之懽迎如此。”

国语辞典

⒈  高兴某人来而迎接他。

《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迎接

挡驾 驱逐 严拒

⒉  诚心希望,乐意接受。

如:「欢迎参观」、「欢迎投稿」。

欢迎(huan ying)同音词

  • 1、幻影[huàn yǐnɡ ]

    幻想中的景象。

  • 2、鬟影[huán yǐnɡ ]

    1.鬟髻的影子。

  • 3、焕映[huàn yìnɡ ]

    1.谓光华映射。

  • 4、寰瀛[huán yínɡ ]

    1.天下;全世界。 2.指疆域。 3.犹尘世。

  • 5、唤应[huàn yīnɡ ]

    1.呼应,照应。

  • 6、讙迎[huàn yínɡ ]

    1.欢乐地迎接。讙﹐通"欢"。

  • 7、环瀛[huán yínɡ ]

    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后因以"环瀛"指宇宙﹑世界。 2.指大海。

  • 8、桓楹[huán yínɡ ]

    1.古代天子﹑诸侯葬时下棺所植的大柱子。柱上有孔,穿索悬棺以入墓穴。 2.华表。

欢迎词语接龙

  • 1、1.仰承。 2.指迎合。
  • 2、1.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青帝,迎接春季到来。 2.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 3.迎候春天。 4.迎新年。 5.花名。即迎春花。 6.花名。辛夷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 3、1.犹迎候。
  • 4、1.迎接导引。
  • 5、1.迎战敌人。
  • 6、1.迎送;接待。
  • 7、1.目迎。
  • 8、1.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冬与五方之北﹑五色之黑相配,故于立冬日,天子率百官出北郊祭黑帝,迎接冬日到来。 2.犹入冬。
  • 9、1.犹迎战。
  • 10、1.犬迎人而吠。《楚辞·九辩》:"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王逸注:"谗佞歡呼而在侧也……迎吠,拒贤人使不得进也。"《隋书·食货志》:"人愁不堪,离弃室宇,长吏叩扉而达曙,猛犬迎吠而终夕。"后以"迎吠"指奸邪。
  • 11、1.汉代楼观名。 2.逆风;对着风。 3.指纳凉。 4.犹闻风。 5.迅即,马上。 6.犹随风。 7.犹接风。
  • 12、1.犹迎战。
  • 13、1.犹迎接。 2.迎合,逢迎。
  • 14、1.谓迎接供奉。
  • 15、1.迎娶新妇,娶亲。
  • 16、1.迎合,阿附。
  • 17、1.旧时农历二月初二迎祭富神以求富的一种风俗。
  • 18、1.谓迎接寒气初来。 2.指逢寒。
  • 19、1.犹迎战。
  • 20、曲意逢迎,投其所好:奉承京官,迎合上司。
  • 21、1.方言。天将黑,傍晚。
  • 22、1.谓先期出迎,等候到来。
  • 23、1.古八蜡之一。于腊月农事完毕后迎虎神而祭之,以祈消灭野兽,保护庄稼。
  • 24、1.犹寻欢。亦谓逢迎。

欢迎的相关查询

欢迎的意思解释、欢迎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