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ínɡ shī  ]
  • ㄒ一ㄥˊ ㄕ
  • TGS NNGT

行尸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行尸”。指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的人。病名。

引证解释

⒈  见“行尸”。亦作“行尸”。

⒉  指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的人。

《汉书·王莽传下》:“莽 召问羣臣禽贼方略。皆曰:‘此天囚行尸,命在漏刻。’”
宋 欧阳修 《辞宣徽使判太原札子》:“殊不知臣心志已衰,精神并耗,虽未伏枕,实一行尸。”
黎元洪 《檄山东文》:“乳臭黄口,则委之以兵权;行尸白髮,则寄之以政柄。”
朱自清 《赠A.S.》诗:“你将为春雷一震,让行尸们惊醒!”

⒊  病名。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平脉法》:“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
《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治尸厥方>》“尸厥脉动而无气”注:“形如不病,人有气而脉动失常,名曰行尸。”

行尸(xing shi)同音词

  • 1、省视[xǐnɡ shì ]

    1.察看;探望。

  • 2、鯹市[xīnɡ shì ]

    1.鱼市。

  • 3、星施[xīnɡ shī ]

    1.见"星旄"。

  • 4、星石[xīnɡ shí ]

    1.陨星;陨石。

  • 5、星使[xīnɡ shǐ ]

    1.古时认为天节八星主使臣事,因称帝王的使者为星使。

  • 6、星士[xīnɡ shì ]

    1.以星命术为人推算命运的术士。

  • 7、星事[xīnɡ shì ]

    1.星象占卜之事。 2.犹小事。

  • 8、星势[xīnɡ shì ]

    1.犹星光。

  • 9、行失[xínɡ shī ]

    1.行为悖乱。

  • 10、行师[xínɡ shī ]

    1.用兵;出兵。

行尸词语接龙

  • 1、1.尸位而昏昧。
  • 2、1.主持盟会。
  • 3、1.亦作"尸皮子"。 2.詈词。指衣服。
  • 4、1.谓临终进谏。
  • 5、1.犹尸位。
  • 6、1.命案中死者的亲属。
  • 7、1.如尸体般躺卧。
  • 8、1.尸体失落。
  • 9、1.尸体。
  • 10、1.指古代大夫的祭礼。
  • 11、人的尸体:将尸首停在床榻上。
  • 12、1. 像死尸一样苍白。如:因营养不良而尸白的眼圈。
  • 13、1. 一种迷信的传说,说是在灵床上的尸体会在某种情况下突然复活起来又叫“诈尸”。
  • 14、1.棺材、柩车或坟墓上覆盖的厚布。
  • 15、1.人命案的现场。
  • 16、1.载尸柩的车子。
  • 17、1.主事之臣。 2.犹尸位之臣。指居位而无所作为的臣子。
  • 18、1.滋生在腐烂尸体上的虫。 2.道家谓人体内有尸虫,伺人失误,凡庚申日向上帝进谗以求飨。唐柳宗元有《骂尸虫文》。
  • 19、1.谓臣见君非而不谏,徒被宠幸。
  • 20、1.古代祭祀时,尸所居的更衣帐。
  • 21、1.谓病重脱形如尸。
  • 22、1.验尸单格。也称验状﹑尸单。
  • 23、1.死者的遗骨。
  • 24、1.犹尸位。

行尸的相关查询

行尸的意思解释、行尸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