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ì bā  ]
  • ㄉ一ˋ ㄅㄚ
  • YUPH UCN

帝羓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干尸。德光死后,依契丹旧俗制成干尸,人称之为帝羓。

引证解释

⒈  指 辽太宗 耶律德光 的干尸。 德光 死后,依 契丹 旧俗制成干尸,人称之为帝羓。

《旧五代史·契丹传》:“﹝ 耶律德光 ﹞次于 欒城县 杀胡林 之侧…… 契丹 人破其尸,摘去肠胃,以盐沃之,载而北去,汉人目为‘帝羓’焉。”
《说郛》卷八引 宋 文惟简 《虏廷事实》:“﹝ 契丹 ﹞富贵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綵缝之,又以尖苇筒刺于皮虏,沥其膏血且尽,用金银为面具,铜丝络其手足。 耶律德光 之死,盖用此法,时人目为帝羓,信有之也。”
清 赵翼 《土城怀古》诗:“不闻宫掖悲人彘,肯使兵尘丧帝羓。”

帝羓(di ba)同音词

  • 1、堤坝[dī bà ]

    1.堤和坝的总称,亦泛指防水﹑拦水的建筑物。

  • 2、第八[dì bā ]

    1.复姓。汉有第八矫。见《元和姓纂》卷八引《风俗通》。

  • 3、第巴[dì bā ]

    1.西藏地区旧官名。原为西藏部落或地方首领的称号﹐清初用以称总理西藏地方事务的官员﹐后又以指西藏地方政府所委派的地方官及中下级执事官。

帝羓词语接龙

  • 1、跋涉登山涉水。形容旅途艰辛:长途跋涉。
  • 2、跋识1.跋文﹑印记﹑题署之类。
  • 3、跋题1.题跋。
  • 4、跋尾1.谓在文末署名。 2.即跋文。
  • 5、跋文1.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以评介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等。
  • 6、跋膝1.古乐器名。
  • 7、跋躠1.行动迟缓困难的样子。
  • 8、跋印1.指鉴赏者在书画末尾的跋文和署印。
  • 9、跋语1.在书画﹑文集等后的题词。
  • 10、跋援1.犹攀登。
  • 11、跋越1.跨越。跋,通"拔"。
  • 12、跋遮1.指跋遮曲。古代塞北传入的曲名。
  • 13、跋陟1.攀登;行走。
  • 14、跋滞1.谓排除危难。跋,通"拔"。
  • 15、跋疐1.见"跋踬"。
  • 16、跋踬1.亦作"跋疐"。亦作"?疐"。 2.挫折;进退不得。
  • 17、跋烛1.指快要点完的蜡烛。
  • 18、跋足1.谓踮起脚跟。
  • 19、跋嘴1.走嘴;失口。
  • 20、魃虐1.指旱灾。
  • 21、魃蜮1.犹鬼蜮。
  • 22、把把1.指粪便。
  • 23、把杯1.拿着酒杯。
  • 24、把背1.犹把鼻。来由。

帝羓的相关查询

帝羓的意思解释、帝羓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