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ù mínɡ  ]
  • ㄓㄨˋ ㄇ一ㄥˊ
  • IYG JE
  • 动词

注明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注解说明。

附页上注明这一版印数有限。

explain clearly in writing; give clear indication of;

引证解释

⒈  记载清楚。

清 李逊之 《三朝野记·泰昌朝纪事》:“圣躬有所私幸,必有赐賚。随侍文书房内阉即註明某年月日,并记所赏以为验。”
清 谭嗣同 《湖南不缠足会嫁娶章程》:“故会籍以姓分册,男女註明年岁,正以备同会择妇相攸之用。”
《瞿秋白文集》编辑委员会《<瞿秋白文集>序》:“这个文集全部材料的来历,是和研究这个文集有密切关系的,所以每一种作品,我们都註明它的出处。”

国语辞典

⒈  记载清楚。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太守一发叹赏他能事!便唤申春研问著这些人住址,逐名注明了。」
《老残游记·第一九回》:「许亮气极,拿单就写一个保,并注明实系正用情借,并非闲帐。」

英语翻译

to clearly indicate

德语翻译

indiquer clairement

法语翻译

erläutern; anmerken; angeben (V)​

注明(zhu ming)同音词

  • 1、诛名[zhū mínɡ ]

    1.谓根据名义﹑表面现象而定是非善恶。

  • 2、注名[zhù mínɡ ]

    1.谓记名于名册。

  • 3、主名[zhǔ mínɡ ]

    1.确定名称﹑名分。 2.当事者或为首者的姓名。 3.适当的名称﹑名义。

  • 4、主命[zhǔ mìnɡ ]

    1.古代征战之前向庙主请命。 2.主掌号令。 3.主人的命令。

  • 5、驻命[zhù mìnɡ ]

    1.犹言延年却老。

  • 6、朱明[zhū mínɡ ]

    1.夏季。 2.指立夏节。 3.太阳。 4.指传说中的火神祝融。 5.汉郊祀歌名。 6.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七洞天,即"朱明辉真之洞天"。在广东罗浮山。 7.指明朝。明朝皇帝姓朱,故称。

  • 7、朱冥[zhū mínɡ ]

    1.指南方。

  • 8、烛明[zhú mínɡ ]

    1.照亮。 2.烛光明亮。

  • 9、著名[zhù mínɡ ]

    1. 有名,出名。如:著名人士。

注明词语接龙

  • 1、1.贤明的君主。
  • 2、1.清亮婉转。
  • 3、1.亦作"明糚"。 2.明丽的妆饰。
  • 4、1.见"明妆"。
  • 5、1.明确的准则﹑规矩。
  • 6、1.祭祀用的清酒。
  • 7、1.鲜明显着。 2.宣扬。 3.明白着录。
  • 8、姿1.明艳的姿态。
  • 9、1.亦称"明齍"。亦称"明齐"。 2.古代祭祀所用的谷物。
  • 10、1.见"明粢"。
  • 11、1.松明。
  • 12、1.唐代科举取士的科目名称。主要考试关于书学的知识。参见"明法"。
  • 13、1.使法令严明。 2.明确的法令。 3.通晓法令。 4.明显的规律。 5.汉﹑唐﹑宋各代察举人才及科举取士的科目名称。汉建元初令郡察人材,设四科,其三曰明习法令,为明法的开始。唐宋科举都有明法科。主要考试关于法令的知识。
  • 14、“硫酸铝钾”的俗称。见“硫酸铝钾”(1000页)。
  • 15、1.光辉的典范。
  • 16、1.汉元帝宫人王嫱字昭君,晋代避司马昭(文帝)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之为明妃。
  • 17、1.明确职分。 2.明确的本分。
  • 18、1.鲜艳的服饰。
  • 19、1.见"明辅"。
  • 20、1.犹言大府﹑官府。 2.汉魏以来对郡守牧尹的尊称。又称明府君。 3.汉亦有以"明府"称县令,唐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 4.犹言证明人。
  • 21、1.贤明的辅弼。 2.亦作"明甫"。证人。
  • 22、1.明智干练。
  • 23、1.竹的别称。
  • 24、1.明白告知。《楚辞.九章.怀沙》:"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洪兴祖补注:"告﹐语也……故以此明白告诸君子。"一说﹐当读为"明皓"﹐光明磊落。见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注明的相关查询

注明的意思解释、注明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