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ànɡ fū  ]
  • ㄐ一ㄤˋ ㄈㄨ
  • XTG KHWF

绛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绛趺”。

⒉  红色花萼。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絳趺”。红色花萼。

晋 束晳 《补亡诗·白华》:“白华絳趺,在陵之陬。”
唐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诗:“钓石封苍蘚,芳蹊艳絳跗。”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附《兰省和韵》:“絳趺朱蕚庭阶盛,愧读兰陔洁养诗。”

绛跗(jiang fu)同音词

  • 1、讲复[jiǎnɡ fù ]

    1.谓反复讲习。

  • 2、绛趺[jiànɡ fū ]

    1.见"绛跗"。

  • 3、绛服[jiànɡ fú ]

    1.赤色之服。古官服常用绛色。

  • 4、绛符[jiànɡ fú ]

    1.道教用以召神驱鬼的红色符箓。

  • 5、绛府[jiànɡ fǔ ]

    1.神话中仙人居住之所。

  • 6、僵伏[jiānɡ fú ]

    1.倒毙(的人)。 2.静止不动。

  • 7、僵覆[jiānɡ fù ]

    1.倒下死亡。

  • 8、疆辅[jiānɡ fǔ ]

    1.强有力的辅助。指有势力的朋党。疆,通"强"。

  • 9、降俘[jiànɡ fú ]

    1.投降的俘虏。

  • 10、降符[jiànɡ fú ]

    1.上天赐予符命。

绛跗词语接龙

  • 1、1.见"跗萼"。
  • 2、1.亦作"跗蕚"。 2.花萼与子房。亦借指花朵。 3.亦作"跗鄂"。《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按,鄂为蕚的借字;不,通"拊",亦作"跗",蕚的底部。因用以比喻关系亲密的兄弟。
  • 3、1.见"跗萼"。
  • 4、蹠骨和胫骨之间的骨,构成脚跟和脚面的一部分,由七块小骨组成。(图见〖骨骼〗)
  • 5、脚面。
  • 6、1.以足踏地;以足顿地。舞蹈的一种姿势。
  • 7、鸟类的腿以下到趾之间的部分,通常没有羽毛,表皮角质鳞状。
  • 8、1.古代的一种军服。
  • 9、萼连晖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 10、萼联芳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 11、萼载韡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 12、偪隘1.狭窄。
  • 13、偪剥1.象声词。
  • 14、偪促1.逼迫催促。
  • 15、偪介1.迫近;靠近。《左传.昭公二十年》:"逼介之关,暴征其私。"杨伯峻注:"此谓迫近国都之关卡。"一说"偪介"为"偪尔"之形误。参阅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偪介之关"。
  • 16、偪近1.接近;迫近。
  • 17、偪勒1.犹勒索。
  • 18、偪壤1.谓领土靠近。
  • 19、偪塞1.拥塞;滞塞。
  • 20、偪束1.逼迫约束。
  • 21、偪下1.谓使下属感到为难。
  • 22、偪拶1.压迫。
  • 23、偪仄1.亦作"逼侧"。 2.迫近;相迫。 3.密集;拥挤。 4.狭窄。 5.匆迫;短暂。 6.窘迫。
  • 24、偪窄1.狭隘,不宽敞。

绛跗的相关查询

绛跗的意思解释、绛跗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