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ē rǎnɡ  ]
  • ㄐ一ㄝ ㄖㄤˇ
  • RUV FYK
  • 动词

接壤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两地边界相连;交界。

neighboring;

引证解释

⒈  接界。

《汉书·武帝纪》:“日者 淮南、衡山 修文学,流货赂,两国接壤,怵於邪説。”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兖 徐 接壤,素渐 河 润。”
明 归有光 《寄王太守书》:“中间与 无锡、长洲、崑山 接壤之田,皆低洼多积水。”
峻青 《秋色赋·火光》:“它上接青天,下连大地,在它那和天空接壤的地方,泛着一片绯红色的霞色。”

国语辞典

⒈  两国或两地域相接。也作「接界@@@接境」。

如:「韩国北部和中国接壤,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河。」

交界

英语翻译

to border on

德语翻译

frontalier

法语翻译

angrenzend (Adj)​

接壤(jie rang)同音词

  • 1、诘让[jié rànɡ ]

    1.诘问斥责。

  • 2、解禳[jiě ránɡ ]

    1.祷神除殃。

  • 3、界壤[jiè rǎnɡ ]

    1.划分地界。

接壤词语接龙

  • 1、1.土做的台阶。
  • 2、1.犹言土地政策。
  • 3、1.即蠰虫。《淮南子·道应训》:"吾比夫子,犹黄鹄与壤虫也,终日行不离咫尺而自以为速,岂不悲哉!"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壤〕又为蠰,《淮南·道应》:'犹黄雀与壤虫也。'"晋葛洪《抱朴子·论仙》:"若谓受气皆有一定,则雉之为蜃,雀之为蛤,壤虫假翼,川蛙翻飞……皆不然乎?"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壤虫之比黄鹄,辙鲋之仰河宗,未足云也。"一说,幼虫。见《淮南子》高诱注。
  • 4、1.田地。 2.国土;领土。
  • 5、1.壤地,土地。埊,"地"的古字。
  • 6、1.本土所产的贡物。
  • 7、1.高起的土地。
  • 8、1.传说中尧时的一个田野老人。
  • 9、1.即《击壤歌》。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后成为歌颂太平盛世之典。
  • 10、1.谓相隔很远,差别很大。
  • 11、1.泥土和小草,比喻微贱的事物。
  • 12、1.犹交界。
  • 13、1.见"土壤细流"。
  • 14、1.泉水,地下水。
  • 15、1.犹地下。
  • 16、1.纷乱貌。
  • 17、1.土室,土屋。
  • 18、1.谓于墓地植树以为标记。《礼记.檀弓》:"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反壤树之哉?"后以指坟墓。
  • 19、1.复姓。春秋时有壤驷赤,孔子弟子。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一说,单姓"壤",尧时壤父之后。见《姓纂》。
  • 20、1.年轻的农人。
  • 21、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质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
  • 22、1.即壤父。泛指太平盛世的老人。
  • 23、1.灶神名。
  • 24、瀼瀼1.露浓貌。 2.波涛开合貌。

接壤的相关查询

接壤的意思解释、接壤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