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ié tuó  ]
  • ㄑ一ㄝˊ ㄊㄨㄛˊ
  • WEK BPX

伽陀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伽他”。梵语G?th?的译音。偈。佛经中的赞颂之词。伽陀为十二部经之一,亦译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参阅《翻译名义集·十二分教》。

⒉  梵语阿伽陀Agada的译音略语。良药;解毒剂。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伽他”。梵语译音。偈。佛经中的赞颂之词。伽陀为十二部经之一,亦译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参阅《翻译名义集·十二分教》。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言无重颂,句备伽陀。”
吴兆宜 注引《祖珽事苑》:“梵言伽陀,此言讽诵。”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旧曰偈,梵文略也。或曰偈陀,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陀。伽陀者, 唐 言颂,颂三十二言。”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三“伽他”:“此方当颂,或云摄言,诸圣人所作,莫问重颂字之多少。四句为颂者,皆名伽他。”
宋 黄庭坚 《题万松亭》:“二十年前, 涪翁 为篆其榜。今闻增葺,殊胜往时,远託 清禪师 易其榜,并作伽陀六言寄刻山间石上。”
元 耶律楚材 《再用韵赠抟霄》诗:“伽陀诵罢炉薰冷,一鉢疏羹当晓餐。”
清 龚自珍 《最录七佛偈》:“三藏十二部,各有体裁,伽陀祇夜皆不单行。此伽陀也,前后无附丽牵连之文,不得单行。”

⒉  梵语阿伽陀Agada的译音略语。良药;解毒剂。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经山大师碑铭序》:“胜大敌者,那罗延身;销大毒者,伽陀妙药。”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之一九四:“飢餐一粒伽陀药,心地调和倚石头。”

伽陀词语接龙

  • 1、1.即陀螺。
  • 2、①“陀螺仪”的简称。测量飞行器相对惯性空间的转角或角速度的装置。主要由一个高速旋转的转子支承在一个或两个框架中组成。具有定轴性和进动性等特性。 ②形状略似海螺的儿童玩具。用绳子缠绕后,用力抽绳,可直立旋转。有的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
  • 3、1.复姓。金代有陀满胡士门。见《金史.忠义传三》。
  • 4、1.坠落。
  • 5、1.头陀。
  • 6、1.衰落的样子。
  • 7、罗骠1.佛教语。印度胜论派哲学说明宇宙万有的六原理(六谛﹐译为六句义)中的第一实句义﹐即水﹑火﹑风……九种。亦所谓万物皆有之本体。
  • 8、罗尼1.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总持"。谓持善法而不散﹐伏恶法而不起的力用。今多指咒﹐即秘密语。
  • 9、罗经被1.即陀罗尼衾。
  • 10、罗尼门1.佛教语。总持的关键。
  • 11、罗尼衾1.织成或印有陀罗经的白绫被子。作为殓具。清制﹐由皇帝赐与死亡的王大臣殓葬用。
  • 12、罗尼幢1.佛教的经幢﹐将佛经咒文写在长筒圆形的绸伞上﹐或写在旛盖上。刻佛经咒文于石柱上的叫石幢。唐李白有《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诗。王琦题注﹕"梵语陀罗尼者﹐华言总持﹐谓总统摄持﹐无有遗失﹐即咒之别名也……幢者﹐释家旛盖之类﹐此则以石为幢形而刻咒字于其上即谓之幢也。"
  • 13、脱叶1.落叶。
  • 14、脱衣1.脱掉衣服。 2.《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使武涉往说韩王信﹐﹞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后因以"脱衣"喻慷慨施惠。
  • 15、脱遗1.遗漏。 2.舍弃。亦谓超然物外。
  • 16、脱颐1.谓大笑时下颌脱臼﹐即今所谓笑脱下巴。
  • 17、脱易1.轻率简慢。
  • 18、拓荦1.犹拓落。谓胸怀旷达磊落。
  • 19、拓落①失意;不得意:生计拓落|何为官之拓落也。 ②放旷豁达:性拓落高亮,与众不群。
  • 20、拓墨1.拓取碑刻或器物上的文字﹑花纹﹑因用墨色,故称。 2.拓片。
  • 21、脱尸1.灵魂脱离尸体﹐死亡的婉辞。
  • 22、脱使1.犹倘使。表示假设。
  • 23、脱手1.出手;离手。 2.指把货物等售出。
  • 24、脱售1.将货物脱手售出。

伽陀的相关查询

伽陀的意思解释、伽陀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