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ín hūn  ]
  • 一ㄣˊ ㄏㄨㄣ
  • KKAK QAJF

嚚昏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冥顽不灵。

引证解释

⒈  冥顽不灵。

唐 柳宗元 《贞符》:“后之妖淫嚚昏好怪之徒,乃始陈大电、大虹、玄鸟、巨跡、白狼、白鱼、流火之乌以为符。”
宋 欧阳修 《养鱼记》:“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
明 宋濂 《故朝列大夫苏公墓志铭》:“参赞宥密待咨询,手持璽书諭嚚昏。”
明 方孝孺 《郑生佑哀辞》:“彼嚚昏兮稔奸慝,身老死兮人孰戚。”

嚚昏(yin hun)同音词

  • 1、茵溷[yīn hùn ]

    1.《梁书.儒林传.范缜》:"﹝范缜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混之侧。"后因以"茵溷"比喻人的好坏不同的际遇。

  • 2、淫昏[yín hūn ]

    1.放荡昏庸。

  • 3、吟魂[yín hún ]

    1.诗人的灵魂。 2.指诗人的梦魂。 3.诗情;诗思。

  • 4、引魂[yǐn hún ]

    1.招魂。

  • 5、阴魂[yīn hún ]

    1.迷信谓人死后的魂灵。

  • 6、银婚[yín hūn ]

    西方风俗。称结婚二十五周年:银婚纪念|恭贺银婚。

嚚昏词语接龙

  • 1、1.犹言一片晦暗。形容烟雾弥漫或事理隐晦等。
  • 2、迷糊搞不清楚:心神昏惑,难以决定。
  • 3、1.亲家。
  • 4、1.犹婚嫁。男女嫁娶之事。
  • 5、1.昏庸而僭越。
  • 6、1.昏庸狡猾。
  • 7、1.指混乱邪恶的风气。犹妖氛。
  • 8、1.迷惘困倦。
  • 9、因脑部贫血引起供氧不足而短时间失去知觉。心情过分悲痛、精神过度紧张、大出血、直立过久、心脏疾患等都能引起昏厥。也叫晕厥(yūnjué)。
  • 10、1.同"昏厥"。
  • 11、昏庸的帝王。
  • 12、1.犹昏花,模糊。
  • 13、1.昏乱狂悖。
  • 14、1.头脑昏乱;神志不清。 2.愚昧;糊涂。
  • 15、眼花耳聋。比喻头脑糊涂,不明是非:神志~ㄧ~无能。
  • 16、1.昏沉困倦。
  • 17、1.无理耍赖;无赖。
  • 18、1.指文字等模糊破损。
  • 19、1.昏聩老迈。
  • 20、1.婚娶之礼。古时于黄昏举行,故称。古代昏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 21、1.愚昧而暴戾。
  • 22、①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思路~。 ②〈书〉政治黑暗,社会混乱。
  • 23、1.光线昏暗。 2.昏昧,不高明。 3.比喻乱世或邪恶势力。
  • 24、1.昏昧而年迈。

嚚昏的相关查询

嚚昏的意思解释、嚚昏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