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iān pū  ]
  • ㄅ一ㄢ ㄆㄨ
  • AFW RHY

鞭扑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鞭朴”。亦作“鞭扑”。

⒉  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

引证解释

⒈  见“鞭扑”。亦作“鞭朴”。亦作“鞭扑”。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

《邓析子·转辞》:“圣人逍遥一世,罕匹万物之形,寂然无鞭朴之罚,莫然无叱咤之声。”
《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
韦昭 注:“鞭,官刑也,扑,教刑也。”
《汉书·刑法志》:“薄刑用鞭扑。”
颜师古 注:“扑,杖也。”
《宋书·少帝纪》:“亲执鞭扑,殴击无辜,以为笑乐。”
唐 元稹 《哭子》诗之五:“鞭朴校多怜校少,又缘遗恨哭三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夫人奴蓄之,无礼已甚;闻又鞭扑之。”
郑振铎 《取火者的逮捕·埃娥七》:“她是这样挣扎的挨过畜类的生活,一天又一天的,受了多少的鞭扑。”

国语辞典

⒈  鞭,官刑。扑,教刑。鞭扑指用鞭子责打的刑罚。也作「鞭扑」。

《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

鞭扑(bian pu)同音词

  • 1、辩圃[biàn pǔ ]

    1.辩士聚集之所。

  • 2、编蒲[biān pú ]

    1.编联蒲叶以供书写。《汉书.路温舒传》:"﹝路温舒﹞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书写。"后因以"编蒲"为苦学的典故。

  • 3、鞭蒲[biān pú ]

    1.蒲鞭。指蒲草做的鞭子。表示刑罚宽仁。

  • 4、鞭朴[biān pǔ ]

    1.见"鞭扑"。

  • 5、卞璞[biàn pú ]

    1.指和氏璧。亦泛指美玉。

  • 6、边铺[biān pū ]

    1.边境地区的驿站。

  • 7、匾蒲[biǎn pú ]

    1.即瓠瓜。

鞭扑词语接龙

  • 1、1.象声词。多形容笑声。
  • 2、1.杖击﹐鞭打。
  • 3、1.鞭笞。
  • 4、[?]形容眼泪向下掉的声音。
  • 5、1.殴打。 2.相扑。 3.扑击除灭。 4.拍打。
  • 6、1.犹扫荡。
  • 7、1.刀名。通长一尺九寸五分﹐刃长一尺四寸。上广下狭﹐木柄缠革。参阅《清会典图录.武备图》。
  • 8、1.忽然。形容快速。 2.象声词。形容碰撞的声音。
  • 9、1.掷地。 2.指跌倒于地。 3.遍地。
  • 10、1.武术中的相扑﹑摔跌。 2.跌跌撞撞。 3.前倾跌落。
  • 11、1.象声词。物体落水声。
  • 12、1. 搏斗。如: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与之扑斗,何异以孤羊投群狼。——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 13、1.处理;决定。
  • 14、1.满堆。
  • 15、1.谓以鞭扑来惩罚。周代市刑之重者。
  • 16、1.侵犯。
  • 17、1. 往脸上或身上拍擦香粉或爽身粉。
  • 18、1.扑击。
  • 19、1.指狎妓。
  • 20、1.犹洗刷。
  • 21、1.打击。
  • 22、1.杀马而祭。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礼仪。
  • 23、1.亦作"扑剪"。 2.扑灭铲除。
  • 24、1.宋时承办酿造﹐实行包税﹐叫"扑酒"。

鞭扑的相关查询

鞭扑的意思解释、鞭扑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