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ù xiàn  ]
  • ㄅㄨˋ ㄒ一ㄢˋ
  • UKB EGC

部县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所辖之县,属县。

引证解释

⒈  所辖之县,属县。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赋税》:“周世宗 尝患赋税之不均,詔长吏重定。

潁州 刺史 王祚 躬行部县,均其轻重。”

国语辞典

⒈  被统率管辖的县邑。

《后汉书·卷四一·钟离意传》:「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

部县(bu xian)同音词

  • 1、逋仙[bū xiān ]

    1.宋林逋隐于西湖孤山,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人谓之"梅妻鹤子",后世常以"逋仙"称誉之。

  • 2、布线[bù xiàn ]

    1. 电器线路连接导线的布置。如:布线图。

  • 3、布宪[bù xiàn ]

    1.古官名。掌刑法禁令。 2.颁布法令。

  • 4、不忺[bù xiān ]

    1.不适意;不高兴。

  • 5、不鲜[bù xiān ]

    1.不善,不美。 2.不鲜明。 3.鲜美的食物。不,语助词。

  • 6、不闲[bù xián ]

    1.不娴熟,不精通。

  • 7、不贤[bù xián ]

    1.不贤明;无才能。 2.不贤惠;无德行。 3.不善,不好。

  • 8、不咸[bù xián ]

    1.不周遍;不普遍。 2.不和。 3.传说中的山名。

  • 9、不显[bù xiǎn ]

    1.不显明;不清楚。 2.不显达。 3.盛大貌。不,通"丕"。

  • 10、不羡[bú xiàn ]

    1.不过分。

部县词语接龙

  • 1、1.恶霸。
  • 2、1.县与鄙。均古代行政区划之名。 2.泛指所属之县与鄙。
  • 3、1.爵名。晋代侯﹑伯﹑子﹑男皆封以县;历代因之。南朝陈始加开国二字,称为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元有县子﹑县男﹑无县伯。明废。
  • 4、1.垂帘。指小户人家。
  • 5、1.一县之行政长官。秦汉时人口万户以上的称县令,万户以下的称"县长"。唐宋以后有所更改,至民国时,又改称"县长"。
  • 6、1.谓上下陡坡时牵引车身。 2.古代指黄昏前的一段时间。 3.悬置其车。谓辞官致仕。 4.指致仕之年,一般为七十岁。
  • 7、1.官名。秦汉于诸县置丞,以佐令长,历代因之。
  • 8、1.县治所在的城镇。
  • 9、1.驿传。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匹车辆。
  • 10、1.指钟磬等悬挂乐器。
  • 11、1.鹑鸟尾秃,似衣衫褴褛。因以"县鹑"形容衣服破烂。
  • 12、1.县和道。汉制,邑有少数民族杂居者称道,无者称县。 2.通行全县或县与县之间的道路。
  • 13、1.汉时西域山名。其山溪谷不通,以绳索悬缒而过,故名。
  • 14、1.凭空臆断。
  • 15、1.缺乏。
  • 16、1.亦作"县法"。 2.古代公布法令,皆悬在阙下,使众周知,故称颁布法令为"县法"。
  • 17、1.亦作"县份"。 2.即县。但不与专名连用。
  • 18、1.见"县分"。
  • 19、1.古制庶人死后以绳束棺下穴覆土埋葬,称"县封"。
  • 20、1.指县衙发出的文书。多为拘捕传讯等事。
  • 21、1.远隔。 2.悬殊,相差极远。
  • 22、1.春秋时,楚君称王,其县大夫亦僭称公。 2.爵名。晋时始置县公之爵,历代因之,亦谓之开国县公,明以后废。
  • 23、1.悬赏征求。
  • 24、1.古代庙堂用的大鼓。 2.比喻海涛轰鸣。

部县的相关查询

部县的意思解释、部县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