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èi tàn  ]
  • ㄅㄟˋ ㄊㄢˋ
  • AFAE MDO

鞴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鼓风囊和木炭。泛指冶具。

引证解释

⒈  鼓风囊和木炭。泛指冶具。

《新五代史·死节传·王彦章》:“彦章 受命而出,驰两日至 滑州,置酒大会,阴遣人具舟於 杨村,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载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

鞴炭(bei tan)同音词

  • 1、北坛[běi tán ]

    1.建于城北的祭坛。为战时祈胜祭坛之一。《墨子.迎敌祠》:"敌以北方来,迎之北坛,坛高六尺。"孙诒让间诂引《孔丛子.儒服》:"孔子高对信陵君问祈胜之礼,云:'先使之迎于适所从来之方为坛,祈克于五帝,衣服随其方色,执事人数从其方之数,牲则用其方之牲。'"亦为祭祀地神之所。

  • 2、悲叹[bēi tàn ]

    悲伤叹息:老人~时光的流逝。

  • 3、倍贪[bèi tān ]

    1.格外贪婪。

鞴炭词语接龙

  • 1、1. 含有少量硝石的小炭精棒或木炭棒,点燃后用来开裂玻璃。
  • 2、1.用细木枝烧焦或用炭粉制成的笔。多供素描写生之用。
  • 3、1.炭热而冰冷。喻不能相容。
  • 4、1.宋代职掌储备薪炭的官署。
  • 5、1.道教传说以炭幻化试人道心的美妇。
  • 6、碳的一种。属无定形碳。为疏松、极细的黑色粉末。由碳氢化合物(如甲烷)受热分解而成。是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料(可增加橡胶制品的耐磨性),也是制中国墨、颜料、油墨等的原料。
  • 7、1.地质学名词。古代植物埋藏在沉积物里,在一定的压力﹑温度等所起的作用下逐渐成煤的过程。 2.化学名词。物质经过燃烧成炭或炭素化合物的过程。
  • 8、1.用炭质材料绘成的画。分两种:一是炭粉画,用纸笔或毛笔蘸炭精粉在纸上擦染,绘成一般人物肖像,故又称擦笔画;二是炭笔画,用炭笔或炭条素描写生。
  • 9、1.燃烧的炭。
  • 10、1.用炭末捣制成的圆柱状燃料。制法似土墼,故名。
  • 11、1.旧时称购炭取暖的礼金。
  • 12、1.各种炭制品的总称。 2.方言。人造炭和石墨的总称。
  • 13、1.旧时外官在冬季馈赠京官的银钱。多作贿赂用。
  • 14、1.急性传染病。马﹑牛﹑绵羊等家畜和人都能感染,病原体是炭疽杆菌。病畜的症状是发高热,痉挛,口和肛门出血,胸部﹑颈部或腹部肿胀。人感染后,发生脓疱﹑水肿或痈,也能侵入肺或胃肠。家畜的炭疽病有的地区叫癀病。
  • 15、1.土法生产的煤矿;煤窑。
  • 16、1.储炭的官库。清朝内务府六库之一。
  • 17、1.烧木炭的炉子。
  • 18、1.烧木炭的火盆。
  • 19、1.指燃烧着炭火的房子。
  • 20、1.即煤田。地层中含有煤炭的地区。
  • 21、1.柴炭。
  • 22、1. 用来烧制木炭的炉子或加热室。
  • 23、1. 炼焦或烧木炭剩下的残渣。
  • 24、1.即炭精纸。参见"炭精纸"。

鞴炭的相关查询

鞴炭的意思解释、鞴炭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