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í rǎnɡ rǎnɡ  ]
  • ㄐ一ˊ ㄖㄤˇ ㄖㄤˇ
  • QVN RYK RYK
  • ABB式

急攘攘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形容急忙慌乱。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急忙慌乱。

元 马致远 《夜行船》套曲:“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
《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李瓶儿 急攘攘的梳了头,交 迎春 慌不迭的烧起茶来。”
亦作“急穰穰”。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四折:“我扑簌簌泪似倾,急穰穰意如烧;我避不得水远山遥,须有一箇日头走到。”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三折:“骑着这骨稜稜瘦駑駘,走着这远迢迢屈曲路,冷凄凄隻影孤形,急穰穰千辛万苦。”

国语辞典

⒈  匆忙慌乱。元·无名氏也作「急穰穰」。

《神奴儿·第二折》:「好著我胆战心惊,急攘攘空傒幸。」
《金瓶梅·第五三回》:「那迎春飞抢的拿脸水进来,李瓶儿急攘攘的梳了头。」

急攘攘(ji rang rang)同音词

  • 1、急穰穰[jí ránɡ ránɡ ]

    1.见"急攘攘"。

急攘攘词语接龙

  • 1、1.犹取代。
  • 2、1.盗窃﹐抢夺。
  • 3、1.抗击异族入侵。
  • 4、1.开拓疆土。
  • 5、1.掠夺﹐夺取。
  • 6、1.掠夺。
  • 7、1.侵夺交战。
  • 8、1.犹征服。
  • 9、1.犹攘臂。
  • 10、1.容忍耻辱。 2.争吵诟骂。
  • 11、1.排除祸患。
  • 12、1.《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后以"攘鸡"为未能及时改正错误的典故。
  • 13、1.剪除。
  • 14、1.揭起衣襟。奋起貌。
  • 15、1.亦作"攘拳"。捋袖举拳。
  • 16、1.掠夺。
  • 17、1.扰乱。
  • 18、1.侵夺。
  • 19、1.掠美。
  • 20、1.背离。
  • 21、1.让避。
  • 22、捋袖伸臂。常形容激愤:奋然攘臂|攘臂目。
  • 23、1.犹言挺身而出。
  • 24、1.排斥;驱除。

急攘攘的相关查询

急攘攘的意思解释、急攘攘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