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āo qí  ]
  • ㄊㄠ ㄑ一ˊ
  • FNHE YTDW

韬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收藏军旗。谓息兵罢战。

引证解释

⒈  收藏军旗。谓息兵罢战。

《晋书·王鉴传》:“卷甲韜旗,广农桑之务,播愷悌之惠,除烦苛之赋。”

韬旗(tao qi)同音词

  • 1、讨乞[tǎo qǐ ]

    1.向人乞求饭食钱物等。

  • 2、讨气[tǎo qì ]

    1.惹气﹔引人生气。

  • 3、啕气[táo qì ]

    1.淘气,顽皮。 2.生闲气;招惹闲气。

  • 4、淘气[táo qì ]

    ①生气:当时不尽情,过后空淘气。 ②顽皮:这孩子太淘气了,老闯祸。

  • 5、韬奇[tāo qí ]

    1.谓怀藏奇才。

  • 6、桃蹊[táo qī ]

    1.指桃树众多的地方。

  • 7、陶气[táo qì ]

    1.陶冶性情。

  • 8、陶器[táo qì ]

    1.用黏土烧制的器皿。质地比瓷器粗糙﹐通常呈黄褐色。也有涂上别的颜色或彩色花纹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大量出现。现代用的陶器大多涂上粗釉。

韬旗词语接龙

  • 1、1.亦作"旗旄"。 2.注牦牛尾于杆首的旌旗﹐军将所建。
  • 2、1.古代军队临时驻地树立旗帜表示的营门。
  • 3、1.旗人与汉人。
  • 4、1.亦作"旗牌"。 2.写有"令"的旗和牌﹐封建朝廷颁给封疆大吏或钦差大臣作为准其便宜行事的凭据。 3.旗牌官的简称。 4.犹旗号。
  • 5、一种女式长袍。原指满族一种代表性的服装。因满人别称“旗人”,故名。款式和结构简单,圆领,捻襟(大襟),紧身袖,四面开fc39,带扣襻。随着社会的发展,款式也在不断演变,现今的款式一般为:立领右开大襟,紧腰身,长至膝下,两侧开叉,并有长短袖或无袖之分。旗袍穿着爽身合体,轻盈秀美,端庄大方。
  • 6、1.旌旗。
  • 7、1.亦作"旗旗"。 2.旌旗。
  • 8、1.诸旗及与之有关的器物。
  • 9、1.亦作"旗鎗"。 2.旗与枪。战争的工具。 3.旗杆端。 4.绿茶名。由带顶芽的小叶制成。茶芽刚刚舒展成叶称旗﹐尚未舒展称枪﹐至二旗则老。参阅宋王得臣《麈史》卷中。
  • 10、1.见"旗枪"。
  • 11、1.指清代编入旗籍的人。特指满族人。
  • 12、1.即旗盖。
  • 13、1.同"旗帜"。
  • 14、1.执旗的人。 2.比喻领导人或先行者。
  • 15、1.清朝旗人的田地。
  • 16、1.市楼。古代观察﹑指挥集市的处所﹐上立有旗﹐故称。 2.酒楼。悬旗为酒招﹐故称。
  • 17、1.旗帜的上部。 2.队前掌旗的人。 3.兵卒之长。 4.以旗为编制单位的军队首领。 5.旗人妇女之发髻。
  • 18、1.酒旗。
  • 19、1.旗帜的尾端。
  • 20、1.亦作"旗尉"。 2.旗军的尉官。
  • 21、1.画有物象的旗帜。 2.泛指各种旗帜。
  • 22、1.旗帜下面。 2.清代指八旗之下。 3.借指旗人。
  • 23、1.旗军的校官。
  • 24、1.星名。

韬旗的相关查询

韬旗的意思解释、韬旗的拼音怎么读?